[實用新型]一種緊包式光電復合纜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85104.5 | 申請日: | 2012-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505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明(設計)人: | 吳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九洲線纜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11/22 | 分類號: | H01B11/22;H01B11/06;H01B7/17;H01B7/04;H01B7/18;H01B7/295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詹永斌 |
| 地址: | 621000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緊包式 光電 復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緊包式光電復合纜,特別是涉及一種車輛傳輸光電信號用緊包式光電復合纜。?
背景技術
???信息時代的信息交流離不開信息網絡的建立和完善,而信息網絡的建立離不開傳輸信號的各種各樣的線纜,特別是當今時代,汽車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空間,在車里就實現信息數字化交流必將成為車輛的發展方向,車輛信息網絡的建立、發展都離不開信號傳輸線纜的支撐。同時,有限的車輛空間、特定的車輛使用環境、多元化的傳輸要求都對線纜的安裝性能和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現有技術中,實現光信號、電信號同時傳輸的技術方案是,將傳輸電信號的電纜與傳輸光信號的光纜并列獨立安裝,有時直接用扎線將電纜和光纜簡單的集成在一起,以分別發揮各自的傳輸信號功能。但是,所有這些單獨的線纜的鋪設都需要更多的鋪設空間,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并且,電纜與光纜的簡單集成有可能造成信號相互干擾,從而影響信號的傳遞效果。另外,獨立安裝后的電纜和光纜由于數量多而導致整體形象凌亂,不利于鋪設空間的美觀,而且存在容易斷開的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緊包式光電復合纜,將電纜和光纜集成在一起,并設置相應的電磁屏蔽層,不僅可以節省鋪設空間和鋪設費用,而且可以同時保證信號傳輸的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緊包式光電復合纜,主要包括光纖以及電信號線對和復合纜護套。其中,單根光纖緊包一層緩沖層,由單根光纖組成的一束光纖的外層再緊包一層防護套,并且緊包一層防護套的一束光纖位于復合纜中心;電信號線對以該緊包一層防護套的一束光纖為中心呈環形對稱式均勻分布,電信號線對的外層緊包一層電磁屏蔽層,組成電信號線對的單根電信號線也緊包一層緩沖層;該緊包一層防護套的一束光纖和電信號線對組成的復合體的外層緊包復合纜電磁屏蔽層,在復合纜電磁屏蔽層外層再緊包復合纜護套。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采用這樣的結構后,將光纜和電纜集成為一根復合纜,節省了線纜鋪設空間和鋪設費用,而且避免了單獨線纜鋪設后的線纜交叉重疊等凌亂形象;光纖的緩沖層和防護套提高了光纖的抗沖擊、抗拉伸強度等機械性能,同時,復合纜中設置的電磁屏蔽層也有利于提高信號傳輸中線纜的抗干擾性能。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信號傳輸穩定、連接方便、易于開剝、結構小、重量輕、耐彎折、抗沖抗拉機械性能強、耐磨損和使用方便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緊包式光電復合纜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緊包式光電復合纜的橫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圖1所示的一種緊包式光電復合纜,主要包括光纖6以及電信號線對5和復合纜護套1。其中,由光纖6組成的一束光纖位于復合纜中心,電信號線對5環由光纖6組成的一束光纖分布,全部光纖和電信號線對組成的復合體的外層緊包復合纜電磁屏蔽層2,在復合纜電磁屏蔽層2外層再緊包復合纜護套1。單根光纖6均用尼龍緊密包覆,構成光纖緩沖層7,再在由光纖6組成的一束光纖的外層編織一層緊包的光纖防護套8,該緊包的光纖防護套8是采用芳綸紗制成,從而使得該由光纖6組成的一束光纖具有良好的抗沖擊、抗拉伸等機械性能,也有利于光纖本體的有效保護。電信號線對5的單根電信號線均用聚酯薄膜繞包,構成電信號線緩沖層4,在每一電信號線對5的外層用鍍錫銅合金絲線編織一層網線包覆,構成電信號線對屏蔽層3,并且所有的電信號線對5是以該緊包一層防護套的一束光纖為中心呈環形對稱式均勻分布的,從而使得電信號線對5具有良好的抗沖擊、抗拉伸性能,更加有利于電信號傳輸的抗干擾性能。電信號線對5與復合纜護套1之間的復合纜電磁屏蔽層2是由鍍錫銅合金絲線編織而成,不僅有利于提高復合纜的耐彎折、抗拉伸性能,而且有利于提高復合纜在信號傳輸中的抗干擾性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九洲線纜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四川九洲線纜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8510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