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海上預制混凝土沉箱或筒式風電基礎導流取土沉放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83136.1 | 申請日: | 2012-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872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孫杏建;趙生校;周永;王淡善;羅金平;黃旭;呂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02D23/08 | 分類號: | E02D23/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韓小燕 |
| 地址: | 310014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海上 預制 混凝土 沉箱 筒式風電 基礎 導流 取土沉放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海上預制混凝土沉箱或筒式風電基礎導流取土沉放裝置。適用于水工及海洋結構中預制混凝土基礎結構的下沉入土,包括水下沉箱、混凝土筒型基礎等結構。?
背景技術
海上風電機組常采用沉箱、混凝土圓筒結構基礎,這類預制混凝土結構的沉放入土一直是施工中的難點。水下預制混凝土基礎結構的下沉要克服側壁摩阻力和底部土體的端阻力,而此類結構端阻力和側壁摩阻力較大,結構難以僅僅依靠自重或其它外力破土下沉。因此需要一種簡單方法在結構下沉時破壞混凝土基礎結構內外壁及底部的土體,并將其取出,從而消除或減小土體側壁摩阻力和端阻力,使得混凝土基礎結構則能依靠自身重力或其它外力(負壓)實現下沉。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構造簡單、施工方便的海上預制混凝土沉箱或筒式風電基礎導流取土沉放裝置,破壞混凝土基礎結構周邊的土體,以減少土體對基礎結構的阻力,使基礎結構下沉更加方便快捷。?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海上預制混凝土沉箱或筒式風電基礎導流取土沉放裝置,具有混凝土基礎結構,其特征在于:沿混凝土基礎結構底部安裝有無底的鋼箱體,該鋼箱體寬度大于混凝土基礎結構壁厚,所述鋼箱體底部裝有彈簧網,鋼箱體內部、沿鋼箱體水平布置2~3根高壓水管,高壓水管上間隔布置若干組向下的高壓出水孔,所述高壓水管連接預埋于混凝土基礎結構內的進水管。
在鋼箱體頂部超出混凝土基礎結構部分開設泥漿孔。
所述高壓水管與進水管經可伸縮連桿相連。
所述彈簧網為彈簧并排相連而成。
所述高壓出水孔布置間距為40~80mm,孔徑4~8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導流取土沉放裝置結構簡單、制作方便,在混凝土基礎結構下沉時能有效破壞基礎結構內外壁及底部的土體,并將其排出,消除或減少土體側壁摩阻力和端阻力,使得混凝土基礎結構能夠依靠自身重力或其它外力(負壓)實現下沉。本實用新型中高壓水管高度可調,保持出水孔與土體合適距離,既能使孔口高壓水有足夠的沖力,又能防止出水孔被堵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導流取土裝置剖面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導流取土裝置平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為一種海上預制混凝土沉箱/筒式風電基礎導流取土沉放裝置,在海上風電混凝土基礎結構1底部安裝無底的鋼箱體3,鋼箱體3底部裝有彈簧網4(由彈簧并排相連而成),鋼箱體內部、沿鋼箱體水平設置2~3根高壓水管5,水管上間隔40~80mm均勻布置多組向下的高壓出水孔,出水孔孔徑4~8mm。混凝土基礎結構1內預埋有若干進水管7,進水管7經可伸縮連桿連接高壓水管5,將高壓水流引至高壓水管5。所述可伸縮連桿可根據箱內泥面高度自動調節高壓水管5在箱內的位置,防止下沉時高壓水管5的高壓出水孔被土體堵塞,并保證高壓水管5能貼近泥面。
其中混凝土基礎結構1底部的鋼箱體3相互連通,形成鋼箱通道6。鋼箱體3寬度大于基礎結構壁厚,在基礎結構外邊緣、鋼箱體超出基礎結構壁厚部分的頂部開設泥漿孔2。
下沉時,彈簧網4將土體切碎,在高壓水流的作用下將土體打散、攪亂形成泥漿,泥漿沿著鋼箱通道6引至外邊緣泥漿孔處并被壓出,上部混凝土基礎結構實現取土下沉。
本實施例的具體實施方式如下:圖2為一個直徑16m,高10m的圓筒型混凝土基礎結構1,按面積相近的原則將筒體分成七個艙體,艙體內安裝真空負壓裝置8,該基礎結構內、外壁厚均為0.3m,沿基礎結構內、外壁底部安裝鋼箱體3,鋼箱體高0.4m,寬0.4m。在鋼箱體頂部,超出混凝土外壁處沿圓周均勻開設120個孔洞作為泥漿出口,孔洞直徑為4cm,在鋼箱體底部設置用于破土的彈簧網4。
采用負壓輔助下沉,向基礎結構的七個艙體內抽真空,在基礎結構自重及負壓作用下,鋼箱體3及底部彈簧網4下壓,將土體切碎成為土塊,土塊在均勻分布的高壓水流的作用下被充分打散并在箱體空間內形成泥漿,由于箱體內壓強較大,內、外壁底部箱體內形成的泥漿順著箱體的通道流向鋼箱體外邊緣開設的泥漿孔2,并被壓出箱體,通過不斷將基礎結構底部土體打散形成泥漿而被壓出,消除底端土體的端承力,同時基礎結構側壁的摩阻力也減小,從而實現基礎結構下沉。
當然,上述說明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做出的變化、改添加或替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未經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8313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拆式塔基
- 下一篇:一種軟土地區樹根樁支護的圍護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