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通孔散熱式汽車輪轂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82950.1 | 申請日: | 2012-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2696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童海青;童長青;韋進;岑國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耀中鋁車輪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B19/10 | 分類號: | B60B19/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2200 江蘇省連云港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散熱 汽車 輪轂 | ||
技術領域
本技術涉及一種汽車輪轂,尤其涉及一種通孔散熱式汽車輪轂。?
背景技術
申請號為CN200720100435.9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強冷式汽車輪轂,其設置在輪輞內側的輪輻是由一組由中心向周邊呈放射狀排列的輻板構成,輻板斜裝于輪輞上,其旋向相同,本技術輪轂每根板狀輪輻斜裝于輪輞上,使其具有良好的扇風功能,只要車輪轉動,它就能產生強勁的風力,吹向輪轂內部或外部,冷卻剎車盤和輪輞,并通過輪輞為輪胎散熱降溫,因為鋁合金輪輞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能。但是這種散熱放置只是通過外表面積散熱,無法從汽車輪轂的內部散熱。?
實用新型內容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散熱性能更好的通孔散熱式汽車輪轂。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通孔散熱式汽車輪轂,包括輪轂本體,所述輪轂本體包括輪輞、設置在輪輞內的輪輻和用于將汽車輪轂安裝在汽車上的5個安裝螺孔;所述輪輻由10個均勻設置的輻板組成;所述輻板之間為通孔;每兩個安裝螺孔之間設有扇形凹槽;其特征在于:一個扇形凹槽與兩個相鄰的通孔相對應,并且靠近兩個相鄰的通孔朝向輪轂本體1的圓心的一端;所述扇形凹槽以及與扇形凹槽相對應的兩個相鄰的通孔為一組,每組內的扇形凹槽與通孔通過設置在輪轂本體內的通道相連?
作為本技術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每組內的兩個通孔分別通過一個獨立的通道與扇形凹槽相連通。
本技術通孔與扇形凹槽相連通,在汽車行駛時,自然風能夠在扇形凹槽和通孔中通過,這樣扇形凹槽、通孔、外部空間形成通路,因此自然風能夠在從汽車輪轂的外表面對汽車輪轂進行冷卻的同時,還能從汽車輪轂內部進行冷卻,進一步提高了汽車輪轂的散熱性能。總之,本技術結構簡單、成本低、散熱效率高、散熱性能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參見圖1,本通孔散熱式汽車輪轂,包括輪轂本體1,所述輪轂本體包括輪輞2、設置在輪輞2內的輪輻和用于將汽車輪轂安裝在汽車上的5個安裝螺孔3;所述輪輻由10個均勻設置的輻板4組成;所述輻板4之間為通孔5;每兩個安裝螺孔3之間設有扇形凹槽6;其特征在于:一個扇形凹槽6與兩個相鄰的通孔5相對應,并且靠近兩個相鄰的通孔5朝向輪轂本體1的圓心的一端;所述扇形凹槽6以及與扇形凹槽6相對應的兩個相鄰的通孔5為一組,每組內的扇形凹槽6與通孔5通過設置在輪轂本體1內的通道相連通。每組內的兩個通孔5分別通過一個獨立的通道與扇形凹槽6相連通,即一個扇形凹槽6通過兩個通道與兩個通孔5相連通,其中一個通道僅僅連通一個通孔5和扇形凹槽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耀中鋁車輪有限公司,未經江蘇耀中鋁車輪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8295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電互連的氣密晶片間結合
- 下一篇:具有輔助點火裝置的高壓放電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