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頻天線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81322.1 | 申請日: | 2012-08-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7226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06 |
| 發明(設計)人: | 黃佑綜;蔡健民;張靖瑋 | 申請(專利權)人: | 耀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21/30 | 分類號: | H01Q21/30;H01Q1/38 |
| 代理公司: | 隆天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張龍哺;馮志云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天線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于天線,且特別是有關于天線的多頻天線結構。
背景技術
現今的無線通信系統中,天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件。在移動電話系統所使用的通信規范中,不同的規格所需要的天線所使用的操作頻帶并不相同。利如:常見的第二代(2G)移動電話的全球移動通訊系統(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GSM),其需要使用900MHz與1800MHz附近的頻帶。應用于第三代(3G)移動電話的通用移動通訊系統(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System,UMTS)系統所使用的頻帶是1900MHz至2100MHz附近的頻帶。
在移動電話系統的發展上,使用者除了需要語音通信之外,更逐漸產生對于高速數據傳輸的需要。因此,近年來,電信業者提出了長期演進系統(Long?Term?Evolution,LTE)的解決方案。由于,長期演進系統是新的規范,天線設計的制造商也需要針對長期演進系統提出對應的解決方案。長期演進系統所使用的頻帶依據使用的國家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北美使用700/1800MHz與1700/1900MHz的頻帶,而在歐洲則使用800/1800/2600MHz的頻帶,亞洲使用1800/2600MHz等頻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多頻天線結構,以產生多個操作頻率,以應用于多頻操作的無線通訊裝置,并在可用的天線設計空間中產生更低的可操作頻率。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多頻天線結構,包括基板、第一輻射單元與第二輻射單元。第一輻射單元位于基板上,且具有饋入端、第一輻射路徑與第一末端部,所述第一輻射單元操作在第一操作頻率。第二輻射單元位于基板上,且具有接地端、第二輻射路徑與第二末端部,所述第二輻射單元操作在第二操作頻率。第一輻射單元的第一末端部或第二輻射單元的第二末端部鄰近第二輻射路徑或第一輻射路徑,以使第一輻射單元或第二輻射單元激發第三操作頻率,所述第三操作頻率低于所述第一操作頻率與所述第二操作頻率兩者中的頻率較低者。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第一輻射單元的該第一輻射路徑具有至少一彎折。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第二輻射單元的該第二輻射路徑具有至少一彎折。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基板具有多個表面,該第一輻射單元跨設于該基板的所述多個表面上。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基板具有多個表面,該第二輻射單元跨設于該基板的所述多個表面上。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多頻天線結構還包括一接地面,該基板置于該接地面的一側邊。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多頻天線結構,還包括:一導電元件,設置在該基板下;以及一接地面,設置在該導電元件的一側,該第二輻射元件的該接地端連接該接地面。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第一輻射單元的該饋入端連接一射頻電路。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基板是玻纖基板或陶瓷基板。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多頻天線結構,以產生多個操作頻率,且可激發出第一輻射單元與第二輻射單元單獨可激發的操作頻率(第一操作頻率與第二操作頻率)之外的更低操作頻率(第三操作頻率)。
為使能更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與附圖,但是此等說明與所附圖式僅用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范圍作任何的限制。
附圖說明
圖1A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多頻天線結構的示意圖。
圖1B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多頻天線結構的示意圖。
圖2A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多頻天線結構的示意圖。
圖2B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多頻天線結構的示意圖。
圖3A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多頻天線結構的示意圖。
圖3B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多頻天線結構的示意圖。
圖4為根據圖3B的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多頻天線結構的電壓駐波比隨著頻率變化的波形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多頻天線結構的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1、2、3、4、5:多頻天線結構
10、20、30、40、50、60:基板
11、21、31、41、51、61:第一輻射單元
12、22、32、42、52、62:第二輻射單元
F:饋入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耀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耀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8132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