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發(fā)動機安裝架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380960.1 | 申請日: | 2012-08-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652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文建平;張洋;楊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力帆實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M7/04 | 分類號: | B62M7/04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 50211 | 代理人: | 譚小容;郭云 |
| 地址: | 400037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fā)動機 安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摩托車零部件結構,具體涉及一種發(fā)動機安裝架。
背景技術
摩托車發(fā)動機安裝架位于主車架下方,起到連接發(fā)動機和車架的作用,傳統(tǒng)的發(fā)動機安裝架布置不合理、占用空間大,僅起到連接發(fā)動機和車架的作用,無法安裝其他零部件,不便于整車布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緊湊、布置合理的發(fā)動機安裝架,除安裝發(fā)動機外,還可安裝炭罐支架、蓄電池支架等零部件。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發(fā)動機安裝架,包括由左立板、右立板、后立板和頂板圍成的框架結構,所述左立板與右立板對稱設置在后立板的左右兩側,在左、右立板上從上到下依次設置第一發(fā)動機安裝孔、車架后斜管讓位缺口、第二發(fā)動機安裝孔、側支架安裝孔、下連接管安裝孔和主支架安裝孔,所述第二發(fā)動機安裝孔、第一發(fā)動機安裝孔、側支架安裝孔、下連接管安裝孔和主支架安裝孔距離右立板的距離由遠到近依次布置;所述車架后斜管讓位缺口為開口端朝后上方傾斜的條形缺口,該條形缺口的前端為圓孔且圓孔的直徑大于條形缺口的寬度;所述左立板上焊接有板狀炭罐支架安裝架,該炭罐支架安裝架中部向外凸起,在炭罐支架安裝架中部凸起的內側設置有凸焊螺母,所述炭罐支架安裝架位于第一發(fā)動機安裝孔與車架后斜管讓位缺口之間;所述右立板的外側設置有蓄電池支架安裝架和掛銷,所述蓄電池支架安裝架通過螺栓及設置在右立板內側的凸焊螺母固定在右立板上,該蓄電池支架安裝架位于第一發(fā)動機安裝孔與車架后斜管讓位缺口之間,所述掛銷的內側端水平穿過右立板上對應設置的圓孔后與右立板焊接在一起,該掛銷位于主支架安裝孔的正上方;所述頂板上開有主車架過孔。
由所述左立板、右立板、后立板和頂板構成的框架結構,是由模具成型的鈑金件彎折后焊接而成;模具成型的框架結構,精度高、能保證裝配的一致性,節(jié)約裝配時間。
所述后立板上設置有兩個上下間隔的減重孔,所述左、右立板的前端中部設置有減重缺口,減輕發(fā)動機安裝架的總重,提高整車的性能。
有益效果:該發(fā)動機安裝架充分利用了空間結構進行合理布置,結構緊湊、重量輕、裝配一致性高,通過焊接與車架相連,除用于安裝發(fā)動機外,還可安裝炭罐、蓄電池等零部件。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圖3是圖1的右視圖。
圖4是圖1的俯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與主車架、車架后斜管、下連接管等的安裝示意圖。
圖6是左立板、炭罐支架安裝架與炭罐支架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圖4所示的一種發(fā)動機安裝架,主體部分為框架結構,由左立板A、右立板B、后立板C和頂板D圍成,左立板A與右立板B對稱設置在后立板C的左右兩側。在左、右立板A、B上從上到下依次設置第一發(fā)動機安裝孔1、車架后斜管讓位缺口2、第二發(fā)動機安裝孔3、側支架安裝孔4、下連接管安裝孔5和主支架安裝孔6。為便于整體布置,并避免各零部件安裝時產生干涉,第二發(fā)動機安裝孔3、第一發(fā)動機安裝孔1、側支架安裝孔4、下連接管安裝孔5和主支架安裝孔6距離右立板B的距離由遠到近依次布置。
結合圖5所示,第一發(fā)動機安裝孔1和第二發(fā)動機安裝孔3的直徑相等,用于安裝發(fā)動機,發(fā)動機通過兩根安裝軸12安裝在發(fā)動機安裝架上。為避免框架結構與車架后斜管14產生干涉,需要在左立板A和右立板B上分別設置車架后斜管讓位缺口2,車架后斜管讓位缺口2為開口端朝后上方傾斜的條形缺口,該條形缺口的前端為圓孔,圓孔的直徑大于條形缺口的寬度,圓孔的直徑與車架后斜管14的直徑相等。側支架安裝孔4用于安裝側支架,主支架安裝孔6用于安裝主支架16。
最好是,由左立板A、右立板B、后立板C和頂板D構成的框架結構,是由模具成型的鈑金件彎折后焊接而成。另外,后立板C上設置有兩個上下間隔的減重孔10,左、右立板A、B的前端中部設置有減重缺口11。左、右立板A、B的內側焊接有主支架安裝襯套18,主支架安裝襯套18與主支架安裝孔6同軸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力帆實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力帆實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8096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