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火警系統的驅動電路及相應的火警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77295.0 | 申請日: | 2012-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340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侯樹春;逄紅;王學軍;范仕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門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B17/00 | 分類號: | G08B17/00;G08B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李慧 |
| 地址: | 德國***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火警 系統 驅動 電路 相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總體涉及火情告警領域,尤其涉及火警系統中的驅動電路及驅動方法。?
背景技術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簡稱火警系統,是人們為了早期發現、通報火情,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如控制和撲滅火情,而設置在建筑物中或其它場所處的一種自動消防設施。目前大部分建筑物,如辦公樓、酒店、大型商場中均設置有火警系統。?
圖1示意性地示出了火警系統的一般構成。如圖1所示,火警系統100一般包括中央控制系統110以及通過線路Line連接到中央控制系統110的多個火警探測器120和多個手動報警器130等。火警探測器120和手動報警器130均經由線路Line獲得電能,同時將告警信號傳送給中央控制系統110。中央控制系統110響應于該告警信號而自動采取相應的滅火措施和通訊手段。由此,采用圖1所示的火警系統可以實現自動報警、自動滅火、安全疏散誘導、系統過程顯示、消防檔案管理等等,從而構成一個完整的消防控制系統。?
圖1中的中央控制系統110可以采用交流供電111或者蓄電池供電112。這里,一般要求中央控制系統110的蓄電池112能夠維持系統進行長達72小時的火情監測工作。在一些國家還要求蓄電池112能夠維持大約半個小時的告警狀態。為了達到上述要求,中央控制系統110需要盡可能地省電。在圖1中,火警探測器120是探測火災的儀器。由于在火情發生的階段,將伴隨產生煙霧、高溫、火光等。這些煙、熱和光可以通過煙霧探測器120(“S”)或溫度探測器120(“H”)轉變為電信號報警而使得中央控制系統自動啟動滅火裝置、及時滅火。中央控制系統110經由線路Line給每個火警探測器120或手動報警器130提供驅動,以使其獲得足夠的電能,以正常工作。同時,中央控制系統110還周期性的監測線路Line上是否出現斷路或短路故障,以保證火警探測器120以及手動報警器130的正常運行。?
圖2A和圖2B具體示出了火警探測器120、手動報警器與中央控制系統110的連接關系。在圖2A所示的例子中,火警探測器120和手動報警器130并聯在線路Line+和Line-之間,且在線路Line的遠端端接有端接元件(EOL:End?of?Line)。在圖2A中,端接元件EOL可以是阻性元件,用于檢測線路是否有故障。具體地,當線路Line出現斷路時,從?中央控制系統110側檢測到的線路電阻將高于EOL的阻值;當線路出現短路時,從中央控制系統110側檢測到的線路電阻將小于EOL的阻值。由此,EOL可以有助于檢測線路是否正常。?
在圖2B所示的例子中,火警探測器120(也可以是手動報警器130,或者火警探測器120和手動報警器130二者)并聯在線路Line+和Line-之間,且在線路Line的遠端端接有端接元件(EOL:End?of?Line)。在圖2B中,端接元件EOL可以是例如穩壓管,具體的,例如齊納穩壓管或者瞬態抑制二極管(TVS),其具有固定的擊穿電壓,或稱導通電壓,例如20V。具體地,當線路Line出現斷路時,從中央控制系統110側檢測到的線路電壓將高于EOL的導通電壓;當線路出現短路時,從中央控制系統110側檢測到的線路電壓將小于EOL的導通電壓。由此,使用穩壓管或TVS作為EOL可以有助于檢測出線路上是否出現短路和斷路。而且,由于TVS擊穿電流很小,因而在TVS上消耗的電能相對于阻性EOL而言要小得多。?
圖3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圖2B所示連接關系下線路電壓和線路電流的波形圖。如圖3所示,在正常工作及監控階段,線路電壓基本保持不變為VN,線路電流維持在例如最小正常電流IN1。發生告警時,即在告警階段,線路上的電壓下降到VALARM,線路上的電流上升到IALARM。這里,一般需要IN1>(可連接到所述線路的火警探測器的最大數目×每個火警探測器的靜態電流)+EOL的最小正向電流。如果探測器的最大數量為32,每個探測器的靜態電流為0.1mA,而EOL的最小正向電流為大于1mA,例如2.8mA,則IN1約為6mA。?
實用新型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門子公司,未經西門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7729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波長回損測試儀
- 下一篇:蓄能器端蓋密封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