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觸控面板模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76846.1 | 申請日: | 2012-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157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0 |
| 發明(設計)人: | 紀賀勛;邱宗科;余晶;張專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1 | 分類號: | 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廈門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面板 模組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一種面板模組,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觸控面板模組。
背景技術
近年來,許多電子產品都將觸控面板與顯示面板整合,讓觸控面板作為使用者的輸入界面,藉此省略鍵盤或是實體按鍵所占用的空間,進而讓電子產品更輕薄短小。
觸控面板的厚度是影響該類電子產品薄型化的重要因素,單層觸控面板結構具有較薄的厚度,因而是業界技術發展的趨勢。但是對于單層觸控面板結構而言,由于厚度較薄,面板邊緣區域耐沖撞的能力較差,導致面板在加工過程中,容易出現邊緣區域損壞的問題。
緣是,本實用新型人有感上述缺失之可改善,乃特潛心研究并配合學理的運用,終于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之本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觸控面板模組及其制造方法,其可達到保護觸控面板邊緣區域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觸控面板模組,包括:一整合式面板,界定有一透視區域及位于該透視區域周圍的一非透視區域,該整合式面板包含:一蓋板,具有相對的一內表面及一外表面;一裝飾層,設置于該蓋板的內表面且位于該非透視區域內;一感測電極層,設置于該蓋板的內表面且位于該透視區域內;一線路層,位于該裝飾層上且電性連接于該感測電極層;及一保護層,至少披覆于部分該裝飾層與部分該線路層上;以及一模制殼體,以模內射出成型方式部分位于該非透視區域內且形成在該保護層上以及部分包覆該整合式面板的邊緣。
優選地,該保護層進一步限定為一光學級保護層,且該光學級保護層披覆于該感測電極層上。
優選地,該光學級保護層的材質為氧化硅、氮化硅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至少其中之一。
優選地,該保護層進一步限定為一非光學級保護層。
優選地,該非光學級保護層的材質為油墨。
優選地,該保護層的軟化溫度高于160℃,且該保護層的硬度大于2H。
優選地,該感測電極層延伸至該裝飾層上。
優選地,該模制殼體具有一外端面,該外端面相連于該基板外表面,且該外端面與該外表面大致坐落于同一平面上。
綜上所述,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可避免觸控面板模組邊緣區域易損壞的問題。
為使能更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與附圖,但是此等說明與所附圖示僅系用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范圍作任何的限制。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揭示具有觸控面板模組的電子產品外觀;
圖2是沿圖1的A-A剖面線所揭示的觸控面板模組的一較佳實施例的剖面圖;
圖3是依據圖1的觸控面板模組內含的整合式面板的上視圖;
圖4是沿圖1的A-A剖面線所揭示的觸控面板模組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的剖面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觸控面板模組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圖;以及
圖6-圖9是依據圖5以模內射出成型形成模制殼體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所示,其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本實施例為一種觸控面板模組100,包括一整合式面板1及一模制殼體2。
其中,上述整合式面板1為業內所指稱的單層觸控面板,而模制殼體2是以模內射出成型的方式包覆于所述整合式面板1的邊緣。相較于采用粘性物質(如水膠)結合模制殻體2與該整合式面板1的方式,采用模內射出成型的方式由于節省了結合的步驟,具有步驟較為簡潔的優勢。
請合并參閱圖2與圖3,其中圖2為沿圖1的A-A剖面線所揭示的觸控面板模組的一較佳實施例的剖面圖,圖3為依據圖1的觸控面板模組內含的整合式面板的上視圖。所述整合式面板1界定有一透視區域1111及位于該透視區域1111周圍的一非透視區域1112。所述整合式面板1包含有一蓋板11、一裝飾層12、一感測電極層13、一線路層14及一保護層15。所述模制殼體2以模內射出成型方式部分位于該非透視區域1112內且形成在該保護層15上以及部分包覆該整合式面板1的邊緣。其中,如圖3所示,透視區域1111可呈矩形狀,而非透視區域1112可呈方環狀且圍繞于透視區域1111外,圖3所繪示的各元件,僅為圖1所示的整合式面板結構的一種可實施方式,但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解釋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未經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7684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金屬塑料復合材料軸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種恒流量回油通道檢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