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擋風玻璃安裝定位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75710.9 | 申請日: | 2012-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430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0 |
| 發明(設計)人: | 廉小強;陳志挺;薛建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藍海汽車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J1/02 | 分類號: | B60J1/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樓區京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連梅 |
| 地址: | 350119 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上街鎮科技東路***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擋風玻璃 安裝 定位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組裝領域,特別指一種擋風玻璃安裝定位結構。
【背景技術】
擋風玻璃是通過膠貼于車身鈑金上。實際生產中,在前擋風玻璃上安裝密封條,并且涂膠后,人工裝到車身上,要在玻璃的上表面向下施加一定的壓力,保證粘結性。如果施加的壓力不當,會造成玻璃傾斜,安裝不到位,又因為是采用膠貼技術,安裝后無法調整,將對生產精度和生產效率帶來較大影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擋風玻璃安裝定位結構,結構簡單,實施容易,安裝不易傾斜。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擋風玻璃安裝定位結構,包括一安裝于車身鈑金上的擋風玻璃及復數條密封條;每所述密封條于車身鈑金及所述擋風玻璃的邊緣二者之間設置;所述擋風玻璃的內表面覆有一膠層,且該擋風玻璃通過所述膠層與車身鈑金連接;所述擋風玻璃的內表面設有四個第一墊塊,且四個所述第一墊塊分別分布于該擋風玻璃的四個角落;每所述第一墊塊連接于所述擋風玻璃的內表面與車身鈑金二者之間。
較佳的,每相鄰兩所述第一墊塊之間還設有復數個第二墊塊;每所述第二墊塊均連接于所述擋風玻璃的內表面與車身鈑金二者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通過在所述擋風玻璃的四個端點的內表面設置墊塊,安裝時,所述墊塊在車身鈑金與擋風玻璃間提供支撐,有效避免下壓時受力不均造成擋風玻璃傾斜的情形。
【附圖說明】
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擋風玻璃安裝定位結構的結構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擋風玻璃安裝定位結構中擋風玻璃的正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2所示,一種擋風玻璃安裝定位結構,包括一安裝于車身鈑金1上的擋風玻璃2及復數條密封條3;每所述密封條3于車身鈑金1及所述擋風玻璃2的邊緣二者之間設置;所述擋風玻璃2的內表面覆有一膠層4,且該擋風玻璃2通過所述膠層4與車身鈑金1連接;所述擋風玻璃2的內表面設有四個第一墊塊5,且四個所述第一墊塊5分別分布于該擋風玻璃的四個角落;每所述第一墊塊5連接于所述擋風玻璃2的內表面與車身鈑金1二者之間。將所述第一墊塊5置于所述擋風玻璃2的四個角落,讓安裝時的擋風玻璃2從上至下平均受力,提高安裝精準度和效率。
再請參閱圖1-2所示,每相鄰兩所述第一墊塊5之間還設有復數個第二墊塊51;每所述第二墊塊51均連接于所述擋風玻璃2的內表面與車身鈑金1二者之間。此設計當所述擋風玻璃2面積較大時,能通過更多的第二墊塊51支撐。
本實用新型在應用時,將所述第一墊塊5粘結在擋風玻璃2的內表面上的四個角落,當擋風玻璃2面積較大時,也可在擋風玻璃2的內表面上再黏上多個第二墊塊51;在擋風玻璃2的內表面覆上膠層4后,安裝到車身鈑金1上,施加一定壓力使擋風玻璃2貼合到車身鈑金1上,第一、第二墊塊5、51分別和車身鈑金1接觸,避免擋風玻璃2受力不均勻,造成擋風玻璃2傾斜,安裝不到位。
雖然以上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我們所描述的具體的實施例只是說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的限定,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依照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飾以及變化,都應當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藍海汽車技術有限公司,未經福建藍海汽車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7571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濕法銅生產料液凈化裝置
- 下一篇:一種陰極沉淀泥金銀分離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