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壓鑄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74715.X | 申請日: | 2012-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272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光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廣型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26 | 分類號: | B29C45/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151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壓鑄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特別涉及一種壓鑄模具。
背景技術
圖1和2中所示的是一種鐵路叉形連接器,其包括連接孔A2、兩個叉腳A3和A3',每只叉腳上設有用來卡合的卡槽A1。
在排料時一般會將產品B1、B2、B3和B4橫放,即連接孔A2及卡槽A1在側面,并采用側面進膠、一模出四的設計方式,對應的模具型腔如圖3所示。但是連接孔A2與卡槽A1的位置較近,在有限的模具空間中只能實現連接孔A2的脫模,卡槽A1需進行強制脫模,但是此舉會造成卡槽A1變形,導致產品的報廢率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壓鑄模具,以實現降低產品報廢率的目的。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壓鑄模具,包括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的上托板、定模板、定模仁、動模仁及動模板,所述定模仁與所述動模仁合在一起形成型腔;所述上托板上近側端的中部位置設置有澆口,所述型腔中設置有一條與所述澆口相連的澆道,所述澆道的兩側對稱設置有兩排共八個成型槽,所述每個成型槽通過支流道與所述澆道相連;每排所述成型槽的外側分別設置有一塊抽芯,所述抽芯分別連接有一個滑塊抽芯機構。
優選的,所述滑塊抽芯機構包括滑塊及斜桿;所述滑塊與所述抽芯相固定,所述滑塊位于所述動模板的上端,并與所述動模板活動連接;所述斜桿固定在所述定模扳上,其下端穿過所述滑塊中。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鑄模具,是通過將鐵路叉形連接器旋轉90度后再排料的。旋轉后,連接孔A2與卡槽A1都位于豎直位置上,無需再進行這兩處的側面抽芯,只需用一個整體的抽芯來進行叉腳的側面抽芯即可,不僅防止了卡槽A1變形而且結構更加簡單。由于旋轉后的鐵路叉形連接器在橫向上的面積較小,所以在有限的型腔中設置了八個成型槽,實現了一模出八件,有效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圖1為一種鐵路叉形連接器的主視圖;
圖2為圖1中所示的一種鐵路叉形連接器的側視圖;
圖3為現有技術中圖1中的鐵路叉形連接器的排料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壓鑄模具的主視圖;
圖5為圖4中所示的一種壓鑄模具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壓鑄模具(參照圖4),包括:
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的上托板C2、定模板C4、定模仁C3、動模仁D1及動模板D2。
定模仁C3與動模仁D1合在一起形成型腔。
參見圖5,上托板C2上近側端的中部位置設置有澆口C1,型腔中設置有一條與澆口C1相連的澆道H1。
澆道H1的兩側對稱設置有兩排共八個成型槽K,每個成型槽K通過支流道H2與澆道H1相連。
每排成型槽K的外側分別設置有一塊抽芯C7、C7',抽芯C7C7、C7'分別連接有一個滑塊抽芯機構。
滑塊抽芯機構包括滑塊及斜桿。滑塊C6、C6'與抽芯C7、C7'相固定,滑塊C6、C6'位于動模板D2的上端,并與動模板D2活動連接;斜桿C5固定在定模扳C4上,其下端穿過滑塊中。
本實用新型的開模過程如下:
動模后退,斜桿迫使滑塊向遠離制件的方向退去,抽芯C7、C7'被一起帶出。
然后,打桿D3前進將制件從動模仁上推出。
最后,制件在重力的作用下落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鑄模具,是通過將鐵路叉形連接器旋轉90度后再排料的。旋轉后,連接孔A2與卡槽A1都位于豎直位置上,無需再進行這兩處的側面抽芯,只需用一個整體的抽芯來進行叉腳的側面抽芯即可,不僅防止了卡槽A1變形、降低了報給率,而且結構更加簡單。
由于旋轉后的鐵路叉形連接器在橫向上的面積較小,所以在有限的型腔中設置了八個成型槽,實現了一模出八件,有效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廣型模具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廣型模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7471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引火元件封口塞的注塑模具
- 下一篇:射出成形機的傳動軸自動潤滑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