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供白蟻研究用的白蟻活體標本培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72726.4 | 申請日: | 2012-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999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0 |
| 發明(設計)人: | 徐勇;陳政 | 申請(專利權)人: | 蕪湖市白蟻防治管理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1004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白蟻 研究 活體 標本 培養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供白蟻研究用的白蟻活體標本培養裝置。
背景技術
白蟻的生物學特性中最顯著特點是營社會性巢群生活。一個群體的個體數量依不同的種類有多有少,少則數萬或幾十萬頭,多則數百萬頭的個體組成一個完整的巢群體系,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個體聚集。在同一個群體中,蟻王、蟻后、兵蟻、工蟻、幼蟻、若蟻和蟻卵等各品級的個體,所處地位不同,有其特殊職能分工,相互依賴、相互幫助,相互制約著,致使整個巢群不斷壯大發展。
目前供白蟻研究用的白蟻活體標本的培養,其技術難點在于:
1、培養裝置無法做到溫度濕度平穩變化,不利于白蟻的生存繁殖。
2、白蟻的取水問題。
3、培養裝置無法滿足實時觀察白蟻的生理生態的變化。
4、白蟻標本所反映的各種特征是隱蔽的,有許多特性呈現不出來,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它在研究上的應用。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實現營造良好白蟻生存環境,并實現實時觀察白蟻形態變化的供白蟻研究用的白蟻活體標本培養裝置。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供白蟻研究用的白蟻活體標本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盛有水的方形防逃逸水槽;
長方體玻璃培養器,置于防逃逸水槽中,四個側面為保溫保濕玻璃,頂部覆蓋有通風網;
玻璃培養器至少一個側面設有取水口,取水口設有弧形取水管,取水管的底端伸入防逃逸水槽中,并置于液面以下。
優選地,取水管材質為玻璃,取水管內壁附著有金屬織網。
優選地,玻璃培養器的尺寸為80cm×80cm×120cm。
優選地,取水口共有8個,玻璃培養器每個側面均設有2個取水口;取水管的頂部與玻璃培養器底端的距離為20cm。
本實用新型供白蟻研究用的白蟻活體標本培養裝置,用于培養白蟻活體標本的培養,主要由玻璃培養器和外部防逃逸水槽兩部分組成,玻璃培養器上部由通風網覆蓋,四面由保溫保濕玻璃構成,用于觀察和隔絕外面溫度濕度的變化,保證培養器內部溫度平穩變化,營造適于白蟻生活的環境,也便于觀察研究白蟻生理生態變化為本地區白蟻分群預測預報提供第一手資料。
玻璃培養器設有便于觀察白蟻取水的玻璃取水管,同時,取水管內部附著一層金屬織網,以便于白蟻攀爬,形成蟻路,在取水的同時,不會發生落水現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現在:
1、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且便于觀察。可以迅速而正確地觀察白蟻生態特性。
2、活體標本可以長時間供宣傳和教學使用,并可以運用在研究的各個環節。
3、能夠真實地反映出白蟻生物及生態特征。
4、能夠真實地表現出白蟻所特有的生命活動。
附圖說明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供白蟻研究用的白蟻活體標本培養裝置,具有,盛有水的方形防逃逸水槽1,以及置于防逃逸水槽1中的長方體玻璃培養器3。
玻璃培養器3的四個側面為保溫保濕玻璃,頂部覆蓋有通風網4。
玻璃培養器3的四個側面設有8個取水口,每個側面有2個,每個取水口設有一個弧形玻璃材質取水管2,取水管2頂部與玻璃培養器3底端的距離為20cm。
取水管2的底端伸入防逃逸水槽1中,并置于液面以下,同時,取水管2內壁附著有金屬織網。
玻璃培養器3的尺寸為80cm×80cm×120cm。
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結構所作的舉例和說明,所屬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實用新型的結構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蕪湖市白蟻防治管理所,未經蕪湖市白蟻防治管理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7272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快餐面包菜
- 下一篇:石墨烯增強鎳基復合涂層材料及其激光熔覆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