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氣體激光陀螺引燃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71747.4 | 申請日: | 2012-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365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段永紅;鐘聰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北方捷瑞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C19/64 | 分類號: | G01C19/64;H01S3/03 |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交通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17 | 代理人: | 黃瑞華 |
| 地址: | 710075 陜西省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氣體 激光 陀螺 引燃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氣體激光陀螺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氣體激光陀螺引燃裝置。
背景技術
棱鏡式激光陀螺諧振腔的引燃主要依靠設置于諧振腔與排氣管連接處的引燃環,引燃時,由引燃環處向諧振腔內的工作氣體放電,達到引燃目的。
但是,目前棱鏡式激光陀螺諧振腔普遍存在引燃困難及引燃不可靠的問題,大大降低了棱鏡式激光陀螺的可靠性。一部分氣體激光陀螺儀諧振腔采用雙引燃環解決該問題,也有部分氣體激光陀螺儀從控制電路方面解決此問題,但主要途徑以增大引燃電壓為基礎,提高了對激光陀螺儀電路部分的絕緣要求,并且沒有從根源上解決激光陀螺的引燃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體激光陀螺引燃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包括設置于諧振腔與排氣管連接處的引燃環,所述諧振腔內設置有與引燃環配合的低電勢點結構。
所述低電勢點結構為設置于諧振腔內的鎳管。
所述鎳管釬焊于諧振腔的排氣孔孔口處,排氣管與排氣孔相連通。
所述低電勢點結構與引燃環間隔有1±0.2mm距離。
所述引燃環為用于連接諧振腔與排氣管的釬焊環帶。
所述釬焊環帶為鉛片。
本實用新型所述氣體激光陀螺引燃裝置通過在諧振腔內設置與引燃環配合的低電勢點結構,使得諧振腔內的工作氣體更容被擊穿,因此,顯著的提高了棱鏡式激光陀螺諧振腔的引燃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中:1.諧振腔、2.排氣管、3.引燃環、4.鎳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以及圖2,本實用新型包括設置于諧振腔1與排氣管2連接處的引燃環3,所述諧振腔1內設置有與引燃環3配合的低電勢點結構,所述低電勢點結構為設置于諧振腔1內的鎳管4,所述鎳管4釬焊于諧振腔1的排氣孔孔口處,排氣管2與排氣孔相連通,所述低電勢點結構與引燃環3間隔有1±0.2mm距離,所述引燃環3為用于連接諧振腔1與排氣管2的釬焊環帶,所述釬焊環帶為鉛片。
本實用新型從激光陀螺的引燃機理出發,在氣體激光陀螺儀諧振腔工作氣體內部靠近引燃環附近增加低電勢點,使得高電勢從引燃環容易擊穿工作氣體到達低電勢點,從而達到激發工作氣體發光引燃的目的,低電勢點的設置使得工作氣體更容易被引燃,提高了氣體激光器引燃的可靠性(基本實現100%可靠引燃),本實用新型可以有效的解決氣體激光陀螺儀引燃困難的問題,并且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容易實現,效果極佳,可拓展至氣體激光器的引燃技術。
實施例
排氣管通過鉛片釬焊在諧振腔腔體上,將純鎳管(99.99%)在釬焊排氣管時采用釬焊的方式焊接在諧振腔排氣孔孔口處,焊接完成后鉛片處要求和純鎳管不能連接,使純鎳管與釬焊環帶(引燃環)留有一定距離(1mm左右)。
采用釬焊的方式固定,其焊接牢靠,焊接工藝為在純鎳管管口制作一個豁口,將黏合劑涂在豁口處,將純鎳管(2.9mm×0.1mm×5mm)放入諧振腔孔中,在豁口處放入一小塊(2mm×2mm×1mm)鉛。按照排氣管釬焊工藝進行釬焊,其具體內容是將腔體放入真空爐中抽氣至1.0×10-4Pa后開始加熱至600℃保溫30min,降至室溫即可,其中升溫速度100℃/h,降溫速度50℃/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北方捷瑞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西安北方捷瑞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7174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自動送料裝置上的軌道機構
- 下一篇:乙二醇儲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