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氣室增壓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71460.1 | 申請日: | 2012-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282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林楚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嶺市奧達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T13/40 | 分類號: | B60T13/4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75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增壓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制動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增壓裝置,特別涉及一種氣室增壓器。
背景技術
為了使駕駛員以較小的踏板力完成對車輛的制動,減輕駕駛員的勞動強度和提高制動效率,同時使得制動系統結構簡單、工作可靠,目前較大型的車輛上均配置有氣室增壓器。
氣室增壓器由增壓缸體、增壓活塞、活塞盤、控制閥、進油閥、輸出油閥、進氣接頭和連接氣管等零部件組成,進油閥連接在車輛的制動踏板組成的油管路上,進氣接頭連接在車輛的儲氣筒的管路上,輸出油閥連接在車輛的油路分散裝置上。制動時,剎車油通過進油閥進入到增壓缸體內,最終經過增壓活塞、控制閥和進氣接頭的作用,使得輸出油閥的油壓很高,之后輸出油閥自動打開油壓壓向油路分散裝置再到剎車總泵,起到剎車的效果。
現有的氣室增壓器中的活塞盤由橡膠材料制成,活塞盤周向接觸于增壓缸體內壁,將增壓缸體分隔成上腔和下腔,采用活塞盤本身直接接觸的密封效果不夠理想,且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活塞盤周邊易發生磨損,以至于上腔和下腔之間存在過氣間隙,使得氣室增壓器無法完成增壓工作,氣室增壓器的使用壽命短。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密封效果好、使用壽命長的氣室增壓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氣室增壓器,包括增壓缸體、增壓活塞和伺服氣室,所述的增壓缸體和伺服氣室固連并相連通且增壓缸體的外端固連有輸出油閥,所述的增壓活塞位于增壓缸體內且增壓活塞固連有位于伺服氣室內的輸出推桿,所述的輸出推桿端部固連有將伺服氣室分為上腔和下腔的活塞盤,所述的上腔內設有使活塞盤回位的活塞盤回位彈簧,所述的增壓缸體上固連有與增壓缸體相連通的進油閥,所述的增壓缸體上還固連有進氣接頭,一根連接氣管固連在伺服氣室上且將進氣接頭和下腔相連通,所述的進氣接頭和連接氣管之間設有控制進氣接頭進氣的鋁活塞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盤周向固連有密封件,所述的密封件密封于活塞盤和伺服氣室內壁之間。
本氣室增壓器通過密封件的設置,提高了活塞盤和伺服氣室內壁之間的密封性,本氣室增壓器的密封效果好,使用壽命長。
在上述的氣室增壓器中,所述的活塞盤周向開設有一圈安裝凹槽,所述的密封件位于安裝凹槽中。安裝凹槽的設置避免密封件在使用過程中脫離活塞盤,同時也方便密封件的安裝定位。
在上述的氣室增壓器中,所述的密封件為環形的皮圈,所述的皮圈具有抵觸于伺服氣室內壁的翻邊。皮圈的設置增加了上腔和下腔之間的密封性。
作為另一種情況,在上述的氣室增壓器中,所述的密封件為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制造方便,降低了成本。
在上述的氣室增壓器中,所述的進氣接頭側部的伺服氣室上固連有踏板氣室接頭,所述的鋁活塞組件包括鋁活塞和將踏板氣室接頭和進氣接頭分隔開的氣閥活塞盤,所述的鋁活塞與氣閥活塞盤軸向排列且兩者均位于踏板氣室接頭和進氣接頭之間,所述的鋁活塞處設有能使鋁活塞回位的鋁活塞回位彈簧。未制動時,在鋁活塞回位彈簧的作用下,鋁活塞封堵于進氣接頭,進氣接頭不能進氣;制動時,一定氣壓從踏板氣室接頭進入并推動氣閥活塞盤移動,氣閥活塞盤帶動鋁活塞移動使得進氣接頭與連接氣管相連通,這樣儲氣桶中的大氣壓通過進氣接頭進入連接氣管并輸送至下腔內進行增壓工作。
在上述的氣室增壓器中,所述的氣閥活塞盤套設有密封圈。密封圈的設置保證氣閥活塞盤處的密封性,使得踏板氣室接頭在使用過程中不會連通進氣接頭,本氣室增壓器工作穩定。
在上述的氣室增壓器中,所述的氣閥活塞盤和鋁活塞之間設有能使氣閥活塞盤回位的氣閥活塞盤回位彈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氣室增壓器通過密封件的設置,提高了活塞盤和伺服氣室內壁之間的密封性,本氣室增壓器的密封效果好,使用壽命長,另外踏板氣室接頭提供制動助力,減輕了制動力的輸入,駕駛員操作輕松快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氣室增壓器的結構剖視示意圖。
圖2是本氣室增壓器中進氣接頭和踏板氣室接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氣室增壓器中進油閥于增壓缸體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圓圈中的結構放大圖。
圖中,1、增壓缸體;2、增壓活塞;3、伺服氣室;4、輸出油閥;5、輸出推桿;6、上腔;7、下腔;8、活塞盤;9、活塞盤回位彈簧;10、進油閥;11、進氣接頭;12、密封件;13、皮圈;13a、翻邊;14、踏板氣室接頭;15、鋁活塞;16、氣閥活塞盤;17、鋁活塞回位彈簧;18、密封圈;19、氣閥活塞盤回位彈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嶺市奧達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溫嶺市奧達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7146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穩定土及水泥穩定碎石生產過程動態質量遠程監控系統
- 下一篇:一種可拆卸制面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