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空冷機組凝結水精處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70696.3 | 申請日: | 2012-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881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23 |
| 發明(設計)人: | 梁振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唐陽城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張聚增 |
| 地址: | 048102***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組 凝結水 處理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空冷機組凝結水精處理系統,尤其涉及一種增加高速混床的空冷機組凝結水精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在火力發電廠,空冷機組凝結水精處理系統采用中壓凝結水精處理裝置對凝結水進行100%處理。每臺機組安裝三臺50%容量粉末樹脂覆蓋過濾器(粉末過濾器),機組正常時兩臺運行一臺備用,其運行失效終點由進出口壓差、氫導電率、硅含量、周期制水量等參數控制。當一臺過濾器到失效狀態,則系統自動投入備用過濾器,失效過濾器自動退出運行,并進入爆膜、清洗及鋪膜程序。
因為空冷機組凝結水溫度高,精處理系統大都采用粉末樹脂覆蓋過濾器。而粉末樹脂的缺點是處理能力有限,運行成本很高,不適合單獨作為空冷系統凝結水精處理設備。例如,汽水導電度的控制標準為:陽導電度(25℃)≤0.2μS/cm。要維持導電度≤0.2的要求,每臺機組平均4-7天要對1個粉末樹脂覆蓋過濾器進行爆膜、鋪膜,按一年5500小時運行計算,一年的粉末樹脂用量為26~30噸,費用約330~380萬元。除運行成本高以外,粉末樹脂覆蓋過濾器一般只能起到過濾除鐵的作用,不能有效除去系統中的鹽類雜質、硅的化合物及CO2等,這就使得鍋爐連續排污量大,機組補水率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空冷機組凝結水精處理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因粉末樹脂缺陷所導致的運行成本高、過濾功能單一、鍋爐連續排污量大、機組補水率高等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空冷機組凝結水精處理系統,其包括:凝結水泵,用于輸出凝結水,且所述凝結水泵的凝結水出口連接有第一母管;三套粉末過濾器,進口均與所述第一母管連接;低壓加熱器,進口連接有第二母管,所述三套粉末過濾器的出口均與所述第二母管連接;旁路裝置,連接于所述第一母管和所述第二母管之間;其中,還包括:兩套高速混床,進口均與所述第二母管連接,出口均與所述第二母管連接,并且在所述第二母管上,所述兩套高速混床的進口和所述第二母管的節點與所述兩套高速混床的出口和所述第二母管的節點之間設有閥門。
根據上述空冷機組凝結水精處理系統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其中,所述低壓加熱器為軸封加熱器。
根據上述空冷機組凝結水精處理系統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其中,還包括:體外再生系統,用于對所述兩套高速混床的失效樹脂進行分離和化學再生,所述兩套高速混床的失效樹脂出口均與所述體外再生系統連接。
根據上述空冷機組凝結水精處理系統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其中,所述體外再生系統包括分離塔、陰塔和陽塔,所述分離塔的進口與所述兩套高速混床的失效樹脂出口連接,所述分離塔的出口與所述陰塔的進口、所述陽塔的進口連接,所述陰塔的出口也和所述陽塔的進口連接,所述陽塔的出口和所述兩套高速混床的樹脂進口連接以供應備用樹脂。
根據上述空冷機組凝結水精處理系統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其中,還包括:加藥裝置,與所述第二母管連接。
本實用新型增加混床后,凝結水處理能力大大提高,汽水品質提高,精處理運行周期延長,運行費用減低。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系統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體外再生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唐陽城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大唐陽城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7069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