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灌裝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69137.0 | 申請日: | 2012-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579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耀宇;謝術峰;李建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丘耀發機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7C3/26 | 分類號: | B67C3/26;B67C3/28 |
| 代理公司: | 濰坊鳶都專利事務所 37215 | 代理人: | 王慶德 |
| 地址: | 262100 山東省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灌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灌裝閥。
背景技術
液體定容式灌裝機械中,灌裝閥采用機械式調節容量。在專利號為200910253709.1的中國發明專利中公開了一種定量灌裝裝置,其公開了安裝在回轉液缸(即儲液罐)中的灌裝閥,該灌裝閥包括閥體和通過導向套滑動安裝在閥體內的閥桿,閥體的底部設有灌裝嘴,閥桿采用多節結構,在頂部安裝的氣缸的帶動下,閥桿上滑,閥桿底部的密封套脫離灌裝嘴,液體自閥體頂部的敞口進入并自灌裝嘴流入瓶子,導向套與閥桿前端之間設有彈簧,灌裝完成后在彈簧的作用下閥桿回位堵住灌裝嘴,從而完成灌裝工序。這種結構的灌裝閥存在閥桿易損壞、閥內液位不穩定的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牢固和閥內液位穩定的灌裝閥。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了具有如下結構特點的灌裝閥:其包括通過端頭螺母連接在儲液罐底壁上且頂部敞口的溢流閥筒,端頭螺母的底部通過卡箍連接有與溢流閥筒內腔連通的閥體,閥體的底部設有灌裝嘴,溢流閥筒內腔上部和下部分別設有導向套和滑套,溢流閥筒內腔中還設有穿裝在導向套和滑套內的閥桿,閥桿的底部裝有與灌裝嘴適應的密封套,滑套與閥桿的前部之間裝有回位彈簧,閥桿由安裝在儲液罐上的驅動裝置驅動沿滑套向上滑移,溢流閥筒的下部環設有多個灌裝進液孔,溢流閥筒的上部還裝有溢流連通管。
所述驅動裝置包括安裝在儲液罐頂部的固定架,固定架上裝有驅動氣缸,閥桿的頂部與驅動氣缸的活塞桿之間通過拉動裝置連接。
所述拉動裝置包括螺接在閥桿頂部的活節,活節上設有供驅動氣缸的活塞桿插入的插孔,活塞桿的端部連接有伸入活節的內腔且沿該內腔豎向滑動的提拉頭。
采用上述結構后,在灌裝裝置的回轉液缸上裝有多個上述結構的灌裝閥后,由于閥桿采用了整體結構,因而結構簡單、穩定;溢流閥筒的設置不僅增強了閥桿豎向運動的穩定性,而且溢流連通管的設置使多個灌裝閥內的液位高度穩定,減輕了因儲液罐轉動引起的多個閥內液面引起高度差的問題,增高了灌裝精度。驅動裝置及拉動裝置的設置使閥桿豎向滑動更加穩定,操作更加靈活。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具有結構簡單、牢固和閥內液位穩定的優點,并且灌裝精度高、灌裝穩定的優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的灌裝閥,其包括通過端頭螺母18連接在儲液罐15底壁上且頂部敞口的溢流閥筒4,端頭螺母18的底部通過卡箍連接有與溢流閥筒4內腔連通的閥體1,閥體1的底部設有灌裝嘴9,溢流閥筒4內腔上部和下部分別設有導向套5和滑套2,滑套2和導向套5分別通過輻射狀的固定筋連接在溢流閥筒的內腔壁,溢流閥筒4內腔中還設有穿裝在導向套5和滑套2內的閥桿3,閥桿3的底部裝有與灌裝嘴9適應的密封套10,滑套2與閥桿3的前部之間裝有回位彈簧8,閥桿3由安裝在儲液罐上的驅動裝置驅動沿滑套2向上滑移,溢流閥筒4的下部環設有多個灌裝進液孔6,溢流閥筒4的上部還裝有溢流連通管7,溢流連通管7通過管路與儲液罐15中的溢流筒16連通,溢流閥筒4的高度高于液面17的高度。上述驅動裝置包括安裝在儲液罐頂部的固定架11,固定架11上裝有驅動氣缸12,閥桿3的頂部與驅動氣缸12的活塞桿之間通過拉動裝置連接。拉動裝置包括螺接在閥桿3頂部的活節13,活節13上設有供驅動氣缸12的活塞桿插入的插孔,活塞桿的端部連接有伸入活節13的內腔且沿該內腔豎向滑動的提拉頭14,提拉頭14的直徑大于插孔的直徑,也可以將提拉頭14設置成非圓形,目的是避免從插孔中脫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丘耀發機器有限公司,未經安丘耀發機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6913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能夠按照預設液位將容器內液體排出的定量排液裝置
- 下一篇:新型電瓷瓶移位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