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三層共擠模頭的進料分流結構有效
申請號: | 201220367093.8 | 申請日: | 2012-07-27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651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發明(設計)人: | 謝國祥;向友生;陳衛兵;嚴明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新中德塑料機械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29C47/20 | 分類號: | B29C47/20;B29L9/00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陳家安 |
地址: | 430120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三層 共擠模頭 進料 分流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塑料薄膜制造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三層共擠模頭的進料分流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三層共擠模頭一般采用中心進料方式。內層、中層、外層料流由內層芯、中層芯、外層芯分隔的三層圓柱形經四個或八個分流孔分流至各層螺旋體;在此分流過程中,流道存在分流死角,導致產生積料。積料會在死角處滯留較長時間,氧化發黃。對于流動性較差的高分子材料,甚至會發生降解碳化。在吹膜時便會在膜面產生大量晶點、僵塊、焦料、糊料。造成極大的浪費或導致生產不能正常進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新型的三層共擠模頭的進料分流結構,消除目前現有三層共擠模頭中心進料方式存在的分流死角,及由此而產生的晶點、僵塊、焦料、糊料現象。提高模頭對高分子材料的適應能力,提高薄膜制品的質量及成品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一種三層共擠模頭的進料分流結構,包括內層芯、中層芯和外層芯,內層芯、中層芯和外層芯組成內層流道、中層流道、外層流道;內層流道呈圓柱形,中層流道和外層流道呈圓管形;中層流道與中層分流孔由內層芯連通,外層流道與外層分流孔由中層芯連通。內層流道與內層分流孔由分流錐連通,內層分流孔的孔口、中層分流孔的孔口和外層分流孔的孔口對著分流錐、內層芯和中層芯上設置的連續的尖齒狀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連續的尖齒狀結構下部設有圓弧,所述圓弧與各分流孔吻合對應。
再進一步地,所述分流錐的連續的尖齒狀結構前端還設有錐體,所述錐體角度為60°。?
本實用新型在三層共擠模頭分流時采用了等分的連續的尖齒狀結構設計。使料流在分配時無分流死角存在,減少吹膜時晶點、僵塊、糊料現象,提高三層共擠模頭對高分子材料的適應性,提高薄膜制品的質量和成品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三層共擠模頭的進料分流結構的示意圖。?
圖2為進料分流結構的細節圖;?
圖3為分流錐的示意圖;?
圖4為分流錐的示意圖;?
圖5為分流錐上連續的尖齒狀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層芯和外層芯剖面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層芯和外層芯示意圖;?
圖8為內層芯和中層芯上連續的尖齒狀結構示意圖;
圖中,1.內層芯,2.中層芯,3.外層芯,4.內層流道,5.中層流道,6.外層流道,7.內層分流孔,8.中層分流孔,9.外層分流孔,10.分流錐,11.?連續的尖齒狀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以便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
本實用新型三層共擠模頭的進料分流結構,包括內層芯1、中層芯2和外層芯3,內層芯1、中層芯2和外層芯3組成內層流道4、中層流道5、外層流道6,內層流道4呈圓柱形,中層流道5和外層流道6呈圓管形;中層流道5與中層分流孔8由內層芯1連通,外層流道6與外層分流孔9由中層芯2連通。內層流道4與內層分流孔7由分流錐10連通,內層分流孔7的孔口、中層分流孔8的孔口和外層分流孔9的孔口對著分流錐10、內層芯1和中層芯2上設置有連續的尖齒狀結構11。?
所述連續的尖齒狀結構11下部設有圓弧14,所述圓弧14與各分流孔吻合對應。?
所述分流錐10的連續的尖齒狀結構11前端還設有錐體,所述錐體角度為60°。?
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
內層分流孔7為分流孔,中層分流孔8和外層分流孔9都為分流孔,各層分流孔將融體分流至各層螺旋流道,經各自流道至三層匯合擠出。?
內層流道4內料流在分流至分流孔時,分流錐10起分流作用。分流錐10前端的60°錐將內層流道4內的料流由中心分流至四個連續的尖齒狀結構11,再由連續的尖齒狀結構11將融體導向分流至對應分流孔。分流錐10沿外圓展開圖中,陰影部分就是連續的尖齒狀結構11,在加工制造時,先車削加工分流錐外形,按附圖1裝配至內層螺旋體13上,用定位銷定位,與內層螺旋體13配合好,再加工內層螺旋體13上分流孔,形成連續的尖齒狀結構11上的4個圓弧14,取出分流錐10,再銑削加工連續的尖齒狀結構11。?
中層流道5和外層流道6內的料流在分流至對應流道孔時,在內層芯1、中層芯2上分別采用了連續的尖齒狀結構11。制造過程與分流錐10上連續的尖齒狀結構11的加工一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新中德塑料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武漢新中德塑料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6709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大尺寸蜂窩二次拉伸工裝
- 下一篇:模具轉接座
專利文獻下載
說明:
1、專利原文基于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說明書;
2、支持發明專利 、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升級中);
3、專利數據每周兩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內容包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流程工藝圖或技術構造圖;
5、已全新升級為極速版,下載速度顯著提升!歡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