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肥料自動化生產線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61679.3 | 申請日: | 2012-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052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中科友特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1/00 | 分類號: | C05G1/00;C05G1/06;C05G1/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澤專利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蔣全強 |
| 地址: | 213164 江蘇省常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肥料 自動化 生產線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化配料系統,特別涉及一種肥料自動化生產線系統,應用在新型肥料生產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自動化配料系統在多種物料的配料過程中常存在如下問題:首先,往往較難控制物料配比的保密性;其次,較難準確控制各種物料的加入量;再次,整個配料過程為敞開式,以使細顆粒料對環境產生污染。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物料配比的保密性較好、加料準確度較高且可避免污染的自動化配料系統,是本領域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物料配比的保密性較好、加料準確度較高且可避免污染的肥料自動化生產線系統。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肥料自動化生產線系統,包括:多個分別用于承載不同原料的原料倉,分別連接于各原料倉的底部出料口上的螺旋喂料器,與各螺旋喂料器的出料口相連的靜態計量倉,設于該靜態計量倉中的稱重傳感器,通過皮帶傳輸及提升上料機與所述靜態計量倉的底部出料口相連的混合攪拌器,與該混合攪拌器的底部出料口相連的用于篩選物料的振動篩選機,依次通過螺旋輸送機、斗式提升機與所述振動篩選機的出料口相連的造粒機,與該造粒機的出料口相連的自動定量包裝機,適于設置各原料的配料量、比重參數并接收來自所述稱重傳感器的反饋信號的上位機,以及與該上位機相連的用于控制所述的各螺旋喂料器的工作狀態的主電氣控制柜;所述的螺旋喂料器由適于實現變速加料的變頻電機驅動。
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密封輸送機與一碎玻璃靜態計量倉相連,該碎玻璃靜態計量倉設于一振動喂料器的出料口處,該振動喂料器的入料口與碎玻璃料倉的出料口相連,以實現碎玻璃的回收利用。
作為進一步優選的方案,所述上位機連接有用于顯示系統工作流程圖的顯示器和用于聲、光報警的故障報警裝置。
作為進一步優選的方案,所述上位機連接有用于打印配方批次、產量、品質信息的打印機。
具體實施時,所述的靜態計量倉的底部出料口上設有由所述主電氣控制柜控制的排料閥;靜態計量倉的底部出料口通過導流管與所述混合攪拌器相連。
所述的螺旋喂料器,靜態計量倉和混合攪拌器都為密閉式。
所述的原料倉采用斗式提升機或氣動輸送管路對原料倉送料。
主電氣控制柜控制斗式提升機送料和氣動輸送管路的工作狀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1)本實用新型采用集中系統電氣控制,螺旋多段速加料靜態配料,精準度高,將物料的配料量、特性、比重等綜合考慮,設備結構進行有效組合,整個配料過程為密閉的,無環境污染,效率高,解決人工配料的出錯率、粉塵、勞動強度、大量的人員成本、配方密碼的保密性,通過計算機可任意存儲與修改配方參數、等優點。配料后經混合均勻再造粒、計量包裝。配合打印機可將打印配方批次、產量、品質等相關信息。(2)本實用新型的肥料自動化生產線系統,由6-8個原料倉承載著8種原料(氯化鉀、硫酸鉀、尿素、磷酸一氨、硝酸鉀、硫酸氨、微量元素)分別在料倉下設置了6-8組對應的喂料螺旋,每種物料分別對應一條喂料螺旋。而每條螺旋是根據物料特性和配比量進行配料組合設計為1靜態配料稱重倉。工控機與主電氣控制柜連接,主電氣控制柜將整個配料系統連接,預先將需配方(每一種物料的配比量分別預設在工控系統中,并將系統程序進行編程)設定。工控上位機畫面顯示系統工作流程圖,并有聲、光故障報警功能。便于值班人員非現場操作與監控。實現現場無人化,按生產工藝要求自動化配料、混料、排料自動作業。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肥料自動化生產線系統的結構框圖;
圖2是所述自動化配料系統的結構圖;
圖3是圖2的側面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中科友特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中科友特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6167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