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開關的液體調料瓶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61201.0 | 申請日: | 2012-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817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23 |
| 發明(設計)人: | 魯勛洲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47J47/08 | 分類號: | A47J47/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32207 | 代理人: | 蔣海軍 |
| 地址: | 243032 安徽省馬鞍山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開關 液體 調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瓶子,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自動開關的液體調料瓶。
背景技術
目前,醬油、醋、香油、料酒等液體調料一般使用調料瓶盛放,使用時往往要打開瓶蓋,用完后還要關閉,較為麻煩。而且現有技術的調料瓶蓋大多是簡單的螺紋式瓶蓋,每次使用都須用兩只手開蓋與合蓋,瓶蓋的打開和蓋上都需兩只手操作。這樣既不衛生,又不方便,但調料瓶蓋的開啟卻非常頻繁,所以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便。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更加追求文明、衛生、方便、美觀和時尚的生活。所以現有技術的調料瓶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
中國專利號ZL00237314.9,授權公告日為2001年7月18日,發明創造名稱為:自動開關瓶蓋及其飲料瓶,該申請案涉及一種自動開關瓶蓋及其飲料瓶,其瓶蓋殼體中設有導管、彈力伸縮導管、校鏈、移動導管、驅動桿、壓開開關、彈簧、自鎖殼體、滾珠、開口相互連接配合而構成的自鎖開關。該申請案實現了一指按下即可完成瓶蓋的開啟或關閉操作,使用方便。其不足之處在于瓶蓋的開啟和閉合還需要用一個手指按下壓開開關,且結構較為復雜。所以該實用新型并沒有解決傾倒液體調料時調料瓶的蓋子方便開啟的問題。
為了盡量不采用手指接觸調料瓶的瓶蓋,中國專利號ZL200420004435.5,授權公告日為2005年6月1日,發明創造名稱為:自動瓶蓋,該申請案設有蓋體,蓋體的下部為蓋口,用于與瓶口的連接,蓋體上部設有2個空腔,空腔分別與蓋體外和蓋口連通,空腔內設置自由體,其自由體為自由球體。該申請可以在不采用手指接觸瓶蓋的情況下,完成瓶蓋的開啟或關閉操作,但是其封閉效果差,且結構較為復雜,模具制造的成本高。
此外,中國專利申請號200510111404.9,發明創造名稱為:壓迫出液的容器裝置;中國專利號ZL200420078465.0,發明創造名稱為:可自動閉合的方便瓶蓋。上述的兩個發明創造均未很好的解決調料瓶自動出液的問題。
發明內容
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中調料瓶的瓶蓋開啟不方便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動開關的液體調料瓶,通過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可以實現在不采用手指接觸瓶蓋的情況下,完成瓶蓋的開啟或關閉操作,使用方便。
技術方案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自動開關的液體調料瓶,包括瓶身和瓶蓋,該瓶蓋連接于瓶身的頂部,瓶蓋包括出液口部和位于瓶蓋內部空間的自動開關機構,自動開關機構包括連接桿、浮力球、彈簧、瓶塞部和彈簧支架,其中,瓶塞部位于連接桿上靠近出液口部的一端,瓶塞部與出液口部相配合,用于控制液體調料流出,浮力球位于連接桿的另一端,連接桿的外周沿套設有一彈簧,彈簧的一端緊靠于瓶塞部,另一端由彈簧支架固定。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彈簧支架固連于瓶蓋的內部,連接桿穿過上述彈簧支架上設置的通孔,且彈簧支架上設有供液體調料流過的孔洞。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浮力球和瓶塞部與連接桿之間均為固定連接。
更進一步地,所述的瓶身和瓶蓋之間通過螺紋連接。
有益效果
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與已有的公知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自動開關的液體調料瓶,其設置有自動開關機構,在瓶體傾倒時浮力球受到液體浮力作用向上,瓶塞打開,液體流出,操作簡單方便;
(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自動開關的液體調料瓶,結構設計合理,瓶體正放的時候浮力球與瓶塞受彈簧作用頂住瓶蓋口,液體無法流出或揮發;
(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自動開關的液體調料瓶,制造成本低,結構簡單,易于實施,為廚房工作者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自動開關的液體調料瓶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自動開關的液體調料瓶的瓶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自動開關的液體調料瓶的瓶蓋具體實施時的示意圖。
示意圖中的標號說明:
1-瓶身;2-瓶蓋;21-出液口部;31-連接桿;32-浮力球;33-彈簧;34-瓶塞部;35-彈簧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工業大學,未經安徽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612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