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蓄電池匯流排成型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61021.2 | 申請日: | 2012-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627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林雁斌;張建章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海悅自動化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2/26 | 分類號: | H01M2/26;B22D25/04;B22D19/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華鼎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經濟開***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蓄電池 匯流 成型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蓄電池匯流排澆鑄、成型的裝置。
背景技術
蓄電池是電池中的一種,它的作用是能把有限的電能儲存起來,在合適的地方使用,特別是鉛酸蓄電池已在發電、照明、交通等領域廣泛應用。在蓄電池內部有多個單獨工作的電池單體,多個電池單體之間需要通過焊接連接形成一個完成電池群;為了便于焊接,需要一種特殊夾具能將多個電池單體固定在某一形態,然后進行焊接。由此可知,普通蓄電池匯流排的成型工藝流程為:先將極群(極板組)裝入夾具進行固定,使用鑄焊模將極群的極耳連接形成匯流排,最后采用頂針推抵匯流排將極群頂入電池盒中。但隨著用戶對電動車續航能力要求的提高,蓄電池需要增加容量才能滿足其要求,現有公開的一種鉛酸蓄電池產品,如圖1所示,電池盒中具有六組極群1,每三組極群為一排,每組極群上具有正匯流排11與負匯流排12,同排中,前一組極群內的正匯流排11與后一組極群內的負匯流排12連成一體,該產品免去了極柱焊接連接的工藝。從該產品結構可知,若采用現有的工裝以及成型工藝,夾具上的夾板會阻擋匯流排,使得頂針無法將極群頂入電池盒中,裝盒工序不能完成。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提供一種蓄電池匯流排成型機構,能滿足現有新型蓄電池產品的匯流排成型以及裝盒要求。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蓄電池匯流排成型機構,包括可容置蓄電池極群的極群裝夾裝置、用于完成匯流排澆鑄成型的鑄焊模具、用于固定蓄電池盒體的定位裝置以及極群頂模,所述定位裝置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設有容置槽,蓄電池盒體插入所述容置槽進行固定,容置在所述極群裝夾裝置內的蓄電池極群由極群頂模頂入所述蓄電池盒體,所述蓄電池盒體在鑄焊過程中夾持所述蓄電池極群。
進一步的,所述容置槽槽壁包括傾斜的導向壁和豎直的保持壁,蓄電池盒體插入所述容置槽內,所述保持壁抵緊所述蓄電池盒體。
進一步的,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上設有收縮槽。
進一步的,所述定位板上設有定位柱,所述鑄焊模具上設有與定位柱配合插接的定位槽。
進一步的,所述定位板兩端設有懸掛板。
進一步的,所述極群頂模包括頂板和設于所述頂板上的頂針,通過頂針將所述蓄電池極群頂入所述蓄電池盒體中。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新型蓄電池產品的匯流排布局進行改進,增加了蓄電池盒體的定位裝置,解決了現有采用極群裝夾裝置夾持蓄電池極群進行鑄焊后蓄電池極群無法裝盒的缺陷;利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蓄電池匯流排成型機構,可先將蓄電池極群裝入蓄電池盒體內,定位裝置可帶動蓄電池盒體升降,蓄電池盒體在鑄焊過程中夾持蓄電池極群,利用鑄焊模具在蓄電池極群的極耳上澆鑄出匯流排,從而滿足了現有新型蓄電池產品的匯流排成型以及裝盒要求。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現有新型蓄電池產品的匯流排布局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蓄電池匯流排成型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所示蓄電池匯流排成型機構中極群裝夾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2所示蓄電池匯流排成型機構中極群頂模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2所示蓄電池匯流排成型機構中鑄焊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2所示蓄電池匯流排成型機構中定位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蓄電池匯流排成型機構的成型工藝流程示意圖一;
圖8為本實用新型蓄電池匯流排成型機構的成型工藝流程示意圖二;
圖9為本實用新型蓄電池匯流排成型機構的成型工藝流程示意圖三。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海悅自動化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海悅自動化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6102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