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觸控面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60871.0 | 申請日: | 2012-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707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0 |
| 發明(設計)人: | 余晶;葉惠林;邱宗科 | 申請(專利權)人: | 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1 | 分類號: | 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廈門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面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系有關一種觸控面板,特別是一種窄邊框的觸控面板。?
背景技術
觸控面板的功能在于使用者能夠透過手指或觸控筆執行輸入的功能。一般而言,觸控面板可依據感測方法而分為電阻式、電容式、音波式、及光學式等觸控面板。?
一般觸控面板的表面區域可大略分為兩部分,其分別為非可視區及可視區。一般來說,非可視區位于可視區的周圍且形成一邊框,避免使用者在操作時直接看到非可視區中對應設置的線路等元件,通常會使用黑色物質遮蔽非可視區,因此使用者看到的非可視區可為一位于可視區周圍的黑色邊框。可視區則為使用者所觸控且操作的部分。?
第1A圖顯示一傳統觸控面板的部分剖面示意圖。為了簡明起見,在第1A圖中僅繪出傳統觸控面板的部分元件。參見第1A圖,觸控面板100包括一基板20,其上依序形成有一觸控感應層28、一線路層48、一透明接合層58、一蓋板78,一形成于蓋板78周邊的遮蔽層68;所述線路層48形成于該基板78周邊,且與該觸控感應層28電性連接。第1B圖顯示傳統觸控面板100的上視圖。如第1B圖所示,觸控面板100可分為一可視區A及一圍繞可視區A的非可視區B,其中非可視區B的范圍由遮蔽層68定義,該遮蔽層68用以遮蔽該線路層48。實際上,為防止當使用者從上方以一傾斜角檢視觸控面板100時看到非可視區B中遮蔽層68下方的線路層48,遮蔽層68需相對線路層48內推一距離D。并且,?由于從蓋板78外側邊緣到線路層48內側邊緣的一距離為Z,因此觸控面板100的遮蔽層68的一般設計寬度為距離D與Z的總和,即邊框的寬度為D與Z的總和。然而,隨著近年來對于窄邊框觸控面板的需求,若能進一步縮小邊框寬度(或遮蔽層寬度)將具有極大助益。?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系有關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基板,具有一中心區及一周邊區;一觸控感應層,設置于基板上;一線路層,設置于基板的周邊區上,且與觸控感應層電性連接;一第一遮蔽層,設置于基板的周邊區上覆蓋線路層;一透明接合層,設置于第一遮蔽層上;一蓋板,設置于透明接合層上方;一第二遮蔽層,設置于蓋板與透明接合層之間,且對應于周邊區。?
在一實施例中,透明接合層還設置于觸控感應層上。?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方案,可縮小邊框寬度,滿足窄邊框觸控面板的需求。?
附圖說明
圖1A是一傳統觸控面板的部分剖面示意圖。?
圖1B是一傳統觸控面板的上視圖。?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觸控面板的觸控感應層和線路層的上視圖。?
圖4A-4D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觸控面板的制造方法。?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制作與使用方式。但應注意的是,本實用新型提供許多可供應用的概念,其可以多種特定型式實施。文中所舉例討?論的特定實施例僅為制造與使用本實用新型的特定方式,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在不同實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復的標號或標示。這些重復僅為了簡單清楚地敘述本實用新型,不代表所討論的不同實施例及/或結構的間具有任何關聯性。再者,當述及一第一材料層位于一第二材料層上或之上時,包括第一材料層與第二材料層直接接觸或間隔有一或更多其他材料層的情形。在圖式中,實施例的形狀或是厚度可擴大,以簡化或是方便標示。再者,圖中未繪示或描述的元件,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的形式。?
第2圖顯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觸控面板1000的剖面示意圖。為了簡明起見,在第2圖中僅繪出與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直接相關的觸控面板1000的部分元件。參見第2圖,觸控面板1000包括一基板20,具有一中心區A”及一環繞中心區A”的周邊區B”;一觸控感應層30自該中心區A”延伸至該周邊區B”。在一實施例中,觸控感應層30僅設置于中心區A”。一線路層50,設置于該基板20的周邊區B”上,且與觸控感應層30電性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線路層50電性連接至一軟性電路板(未繪示)。一第一遮蔽層55,設置于基板的周邊區B”上覆蓋該線路層50。一透明接合層60設置于該觸控感應層30及第一遮蔽層55上,所述透明接合層60可為光學膠、水膠等材料。在一實施例中,透明接合層60可僅設置于第一遮蔽層上55上。一蓋板80設置于透明接合層60上方,其中一第二遮蔽層75設置于蓋板80與透明接合層60之間,且對應于周邊區B”。基板20和蓋板80可為任何透光材質,例如玻璃材質、PET薄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未經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6087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數據加載裝置及基于數據加載裝置的航空電子裝置
- 下一篇:電磁式觸控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