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顯微手術筆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57570.2 | 申請日: | 2012-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764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鄭朝;胡大海;王耀軍;朱雄翔;韓軍濤;董茂龍;韓夫;楊晨;胡曉龍;折濤;劉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17/115 | 分類號: | A61B17/115;A61B17/30;A61B17/062;A61B17/3201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姚敏杰 |
| 地址: | 710032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微 手術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涉及一種外科手術器械,尤其涉及一種在對帶血管蒂的組織器官進行移植手術時用于進行血管吻合過程的顯微手術筆。
背景技術
顯微外科是通過利用光學放大設備和顯微外科器材,進行精細手術的學科。光學放大設備以及顯微外科器材是其迅速發展的重要條件。半個世紀以來,正是基于這兩方面條件的逐步改善,使得顯微外科在國內外得到迅猛發展,并超越了學科的范疇,作為一種先進的外科技術,被各個臨床科室廣泛使用。
熟練掌握顯微器械的應用對顯微外科醫生至關重要。然而,該技術目前仍然主要是在大的醫院方能開展,其在各個層次醫院的廣泛普及仍舊沒有實現。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難以熟練掌握現有的顯微器械。現在的顯微血管鑷均是采用可合攏的雙葉叉組成,靜息狀態下處于張開狀態,使用時需在穩住鑷身的前提下,以拇指及食指或中指持續握持,使其處于夾閉狀態。這種長時間的操作常導致術者手內肌疲勞、痙攣,其結果是使得術者手部顫動、操作穩定性下降,還可導致夾持組織局部的損傷,導致手術效果下降。因此,非常有必要對現有顯微器械進行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操作方便、可增加操作的舒適性、準確性、降低手術難度、提高手術效率及吻合成功率以及有利于大范圍顯微外科手術的普及和提高的顯微手術筆。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顯微手術筆,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顯微手術筆包括具有吻合唇的筆頭以及與筆頭活動連接的筆芯;所述筆芯控制筆頭吻合唇的張開和閉合。
上述筆頭包括吻合唇、活動關節以及彈性鋼絲;所述吻合唇通過活動關節與彈性鋼絲連接;所述彈性鋼絲與筆芯活動連接;所述吻合唇在靜息狀態下處于貼攏狀態;所述彈性鋼絲在靜止狀態下呈長梭形;所述筆芯推動彈性鋼絲帶動吻合唇的張開或閉合。
上述筆芯包括筆軸、設置在筆軸側壁上的觸動開關以及筆軸尾部的壓縮彈簧;所述筆軸未設壓縮彈簧的一端與筆頭的彈性鋼絲活動連接;所述觸動開關帶動筆軸對筆頭吻合唇進行張開或閉合操作。
上述顯微手術筆還包括筆身,所述筆頭設置在筆身的端部;所述筆身套接在筆芯外部。
上述筆身包括筆筒;所述筆筒的側壁上開設有觸動開關活動凹槽;所述筆筒的兩端分別設置有用于固定筆頭的固定支架以及用于封堵筆芯的螺絲帽;所述筆頭通過固定支架設置在筆身的端部;所述筆軸尾部的壓縮彈簧頂接于螺絲帽內部。
上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撐桿以及固定孔;所述筆頭從固定孔伸入筆身中并頂接于筆軸上;所述支撐桿的兩端分別設置在固定孔和筆身前端。
上述筆筒的長度是10cm~14cm,外徑為0.8~1.2cm,內徑為0.6~1.0cm。
上述筆頭的吻合唇是直頭或彎頭的。
上述筆頭包括但不限于顯微鑷、持針鉗以及顯微剪。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顯微手術筆整體呈鋼筆樣結構,由筆身、可控制彈力的筆芯、可更換的筆頭三部分組成。其中:筆身由前側的筆尖固定支架及后側的中空圓柱形筆筒組成;固定支架由尖端的筆頭固定孔與連于其兩翼的可供筆頭彈性鋼絲穿過的支撐桿組成;后側的圓柱形筆筒長為10cm×14cm,外徑為0.8-1.2cm,內徑為0.6-1.0cm。其尾端有可拆卸的螺絲帽,距筆筒尾端2-4cm處、有可固定壓縮彈簧,筆身中央有順筆身方向的1cm×0.2cm的凹槽,可容納筆芯開關上下活動;可控制彈力的筆芯由前側的筆軸和后側的壓縮彈簧組成;筆軸直徑為0.6-1.0cm,長為5-7cm,前端有可固定鑷頭尾端的螺母,后端與壓縮彈簧相連,筆軸尾端1cm處有突起的0.5cm×0.2cm筆軸開關對應于筆身中央凹槽。壓縮彈簧長為3-5cm。筆頭長度為2-4cm,由中間的關節等分為前端的吻合唇和后側的彈性鋼絲;吻合唇在靜息狀態下處于貼攏狀態,彈性鋼絲在靜止狀態下呈長梭形,在推動筆芯開關后彈性鋼絲逐漸變為扁圓形,吻合唇張開;筆頭可更換,或為顯微鑷,或為持針鉗,或為顯微剪,可成直頭也可稱彎頭;適用于帶血管蒂的組織器官移植時的血管外膜剝離、血管夾持、血管末端修剪、縫針夾持等;其設計合理精巧、操作簡潔省力、夾持效果確切。該實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現有顯微器械在使用過程中因長時間握持所導致的手內肌肉疲勞、痙攣等缺點。大大增加了操作的舒適性、準確性,降低了手術難度,提高了手術效率及吻合成功率,有利于大范圍顯微外科手術的普及和提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顯微手術筆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筆身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5757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含化療藥物的可降解止血紗布
- 下一篇:一次性使用弧形切割吻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