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熱套轉子自動冷卻脫殼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57441.3 | 申請日: | 2012-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376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楊善會;林法平;鐘孟雄;王翠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良浩車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15/02 | 分類號: | H02K1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林煒;朱逸 |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轉子 自動 冷卻 脫殼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制造技術,特別是涉及一種熱套轉子自動冷卻脫殼裝置的技術。
背景技術
在電機制造過程中,都是采用熱套方式實現轉軸與轉子鐵芯的套接裝配的,轉子熱套入軸后,需要待其完全冷卻才能實施后序作業。
傳統的熱套轉子冷卻方式有以下兩種:1)第一種冷卻方式是用傳送帶將熱套轉子傳送至冷卻地點待其自然冷卻,這種冷卻方式所需的冷卻時間較長,會影響電機整體的生產效率;2)第二種冷卻方式是用傳送帶將熱套轉子傳送至冷卻地點后,利用冷卻水使熱套轉子快速冷卻,這種冷卻方式相比自然冷卻方式,其冷卻時間明顯縮短,而且熱套轉子浸入冷卻水中后,由于轉子槽內的鋁條與轉子矽鋼沖片熱脹冷縮的收縮比不一樣,突然遇冷后使得轉子槽內鋁條與轉子片槽內壁脫開形成收縮縫,使轉子槽內鋁條脫殼,能提高電機性能,但是由于熱套轉子從熱套設備下來后,將其傳送至冷卻地點需要一定的傳送時間,傳送至冷卻地點后還需要耗費一定的冷卻時間,因此熱套轉子從熱套設備下來至完全冷卻所需耗費的時間依然較長,仍會影響電機整體的生產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縮短熱套轉子從熱套設備下來至完全冷卻的耗時,能提高電機整體生產效率的熱套轉子自動冷卻脫殼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熱套轉子自動冷卻脫殼裝置,包括用于輸送熱套轉子的輸送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水槽;
所述水槽設有一出水孔、一進水孔;
所述輸送帶是一閉環形的循環式輸送帶,其帶身環繞水槽一圈,且其環心軸線平行于水平面,輸送帶上部有一段帶身沉入水槽內,輸送帶的帶面設有供熱套轉子置入的轉子輸送槽。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熱套轉子自動冷卻脫殼裝置,將水槽設置在熱套轉子的傳送路徑中,使得熱套轉子在傳送過程中即可在冷卻水的作用下實現完全冷卻,能縮短熱套轉子從熱套設備下來至完全冷卻的耗時,因此從傳送帶上下線后可直接投入后序工序,能提高電機整體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熱套轉子自動冷卻脫殼裝置的徑向截面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熱套轉子自動冷卻脫殼裝置中的單個轉子槽的徑向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但本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相似結構及其相似變化,均應列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熱套轉子自動冷卻脫殼裝置,包括用于輸送熱套轉子9的輸送帶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水槽2;
所述水槽2設有一出水孔21、一進水孔22;
所述輸送帶1是一閉環形的循環式輸送帶,其帶身環繞水槽2一圈,且其環心軸線平行于水平面,輸送帶1上部有一段帶身沉入水槽2內,輸送帶1的帶面設有供熱套轉子9置入的轉子輸送槽。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配合電機轉子熱套設備使用,使用時安裝在電機轉子熱套設備后序,使輸送帶與電機轉子熱套設備輸出端輸出的熱套轉子能落入輸送帶帶面的轉子輸送槽內。
熱套轉子從電機轉子熱套設備輸出后,先落入輸送帶帶面的轉子輸送槽內,再由輸送帶帶動熱套轉子進入水槽,在水槽內行進過程中利用水槽內的冷卻水使熱套轉子冷卻,然后輸送帶再帶動熱套轉子移出水槽,然后再傳送至目標地點,到達目標地點后,熱套轉子已完全冷卻。
在熱套轉子傳送過程中,水槽的進水孔持續的注入冷卻水,水槽的出水孔則持續放水,以防止水槽內的水溫過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良浩車圈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良浩車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5744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