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智能通訊裝置的機殼組件及智能通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55081.3 | 申請日: | 2012-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382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周顥;蔣茨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鑫金浪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5/00 | 分類號: | H05K5/00;H05K5/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 地址: | 518055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桃源***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通訊 裝置 機殼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通訊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智能通訊裝置的機殼組件及含有該機殼組件的智能通訊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通訊裝置內都設有很多與其它設備連接的接口連接器及一些用于指示作用的亮燈,這些接口連接器的接口處和亮燈通常是在通訊設備的面板上開孔的方式顯露出來。但是,通訊設備的型號不同,其接口連接器的數量和亮燈的數量也是變化的,那么為了適應不同數量的接口連接器和亮燈,就需要使用具有不同開孔數量的面板與通訊裝置的機殼相匹配,即當需要同時生產具有不同數量的接口連接器和亮燈的通訊設備時,就同時配備多種類型的面板來與機殼相適配,造成面板的適應性較差,由于面板一般為塑料或是金屬的,且不同種類的面板需要使用不同的模具來制造,造成資源的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適應性較強、且能夠避免資源浪費的智能通訊裝置的機殼組件及含有該機殼組件的智能通訊裝置。
一種智能通訊裝置的機殼組件,包括:
機殼,包括側壁,所述側壁上開設有通孔,所述通孔包括接口部和與所述接口部相鄰的指示部,所述接口部用于收容智能通訊裝置的多個接口連接器,所述指示部用于收容智能通訊裝置的多個指示燈;
面板,固定于所述側壁上,所述面板上設有與所述接口部相對應的顯示孔和與所述指示部相對應的第一透光部;及
面貼,貼合于所述面板遠離所述側壁的一面,所述面貼上設有顯示部及第二透光部,所述顯示部對應于部分或整個的所述顯示孔;所述第二透光部對應于部分或整個的所述第一透光部。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透光部上開設有多個收容所述智能通訊裝置的多個指示燈的第一透光孔,所述第二透光部上開設有多個第二透光孔,所述每個第二透光孔對應于一個第一透光孔。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透光孔的數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透光孔的數量。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面板的一面設有卡勾,所述機殼的側壁上設有與所述卡勾相卡合的卡合孔;所述面貼貼合于所述面板的另一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卡勾為多個,且沿所述面板的一面的邊緣間隔設置;所述卡合孔對應為多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面板上還設有支撐凸起,所述支撐凸起位于所述顯示孔的中部,兩端分別與所述顯示孔的相對兩側壁固接,且所述支撐凸起位于其中相鄰兩個接口連接器之間;所述面貼上設有貼合于所述支撐凸起遠離所述機殼的側壁的一面的遮擋部。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面板的一面凹陷形成凹陷部,所述顯示孔及所述第一透光部均設于所述凹陷部的底部,且所述面貼貼合于所述凹陷部的底部。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面板為不透光的聚酯片。
一種智能通訊裝置,包括上述智能通訊裝置的機殼組件。
上述智能通訊裝置的機殼組件,其機殼的側壁上直接開設一個通孔,該通孔包括收容智能通訊裝置的多個接口連接器的接口部和收容智能通訊裝置的多個指示燈穿過的指示部,固定于機殼的側壁上的面板上設有與接口部相對應的顯示孔和與指示部相對應的第一透光部,而面貼貼合于面板遠離側壁的一面,當接口連接器的較多時,且排滿整個接口部,顯示部對應于整個顯示孔,使所有接口連接器的接口端全部顯露出來;當接口連接器較少時,且沒有排滿整個接口部,顯示部對應于部分顯示孔,僅使接口連接器的接口端顯露出來,而顯示孔多余的地方就被面貼遮蔽;且當指示燈較多時,并排滿整個指示部,第二透光部對應于整個第一透光部,使所有指示燈全部顯露出來;當指示燈較較少時,且沒有排滿整個指示部,指示部對應于部分第一透光部,僅使指示燈顯露出來,而第一透光部多余的地方就被面貼遮蔽;上述智能通訊裝置的機殼組件通過采用面貼將面板多余處遮蔽,就使得上述機殼組件能夠適應接口連接器和指示燈較少或是較多的智能通訊裝置,從而使得上述智能通訊裝置的機殼組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且避免了由于接口連接器和指示燈數量的不同而配備成型不同種類的面板的模具,而造成的資源浪費,因此,上述智能通訊裝置的機殼組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且能夠避免資源浪費。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實施方式的智能通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智能通訊裝置的機殼組件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圖2所示的機殼組件的另一角度的立體分解圖;
圖4為另一實施方式的智能通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所示的智能通訊裝置的機殼組件的立體分解圖;
圖6為圖5所示的機殼組件的另一角度的立體分解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鑫金浪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鑫金浪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5508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