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凹面薄型揚聲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51102.4 | 申請日: | 2012-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218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06 |
| 發明(設計)人: | 顧代猛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正陽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R9/06 | 分類號: | H04R9/06;H04R9/02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冠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蔡邦華 |
| 地址: | 523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凹面 揚聲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揚聲器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超薄的揚聲器。
背景技術
隨著市場的需求以及電子技術的進步,各種電子產品均朝著更薄更小巧的方向發展,同時對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揚聲器是多數帶音頻輸出的電子產品必備的配件,因此同樣需要做到更薄更小巧且更好音質效果。傳統的揚聲器大體由磁路系統(磁鐵、U鐵/T鐵、華司)、振動系統(振膜、音圈)、支撐輔助系統(彈波、盆架、折環)和防塵帽等幾部份構成,其中振動系統的振膜是揚聲器的聲音輻射器件,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著揚聲器的放聲性能,傳統的振膜為圓錐形,這種結構的揚聲器整體厚度較高;若需較好的低音效果,則振膜直徑須做得較大;市場迫切需要對揚聲器結構進行改進,使之更薄、音質更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揚聲器體積較厚較大的缺陷,提供一種雙凹面薄型揚聲器,該揚聲器厚度很薄,且低音效果較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雙凹面薄型揚聲器,包括磁路系統、音圈、盆架、彈波、振膜和折環,其中,音圈設于磁路系統的磁間隙中,且穿過盆架和振膜的中心并固定于振膜上,而振膜通過折環固定于盆架上;所述盆架的中心兩側對稱地設有兩個安裝孔,各安裝孔內分別固定有一個所述彈波,所述振膜的中心兩側對應彈波位置設有兩個向下的凹陷面,該凹陷面的底部與彈波的中心固接。?
本實用新型的所述磁路系統為內磁結構,包括依次固接的U鐵、第一磁鐵和第一華司,其中U鐵固定于所述盆架的中心。
本實用新型的所述磁路系統為外磁結構,包括依次固接的T鐵、第二磁鐵和第二華司,其中第二華司固定于所述盆架的中心。
本實用新型的所述振膜的中心對應所述音圈處還設有防塵帽。
本實用新型的所述振膜的邊沿為半圓弧長方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兩個所述彈波對稱設置于盆架中心的兩側,對應的振膜設置成兩個向下的凹陷面,相比傳統的錐形振膜且彈波設置于振膜中心的結構,不僅極大地降低了揚聲器的厚度,且兩個彈波使得振膜的振幅減小,振動時前面的氣流小,使小的振幅可以做出低的諧振頻率,且振動更平衡。
附圖說明
圖1是第一種實施方式的雙凹面薄型揚聲器的剖視圖;
圖2是第一種實施方式的雙凹面薄型揚聲器的構造分解示意圖;
圖3是第二種實施方式的雙凹面薄型揚聲器的剖視圖;
圖4是第二種實施方式的雙凹面薄型揚聲器的構造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的說明:
參考圖1和圖2所示的第一種實施方式的雙凹面薄型揚聲器,包括磁路系統、音圈1、盆架2、彈波3、振膜4和折環5,其中,音圈1設于磁路系統的磁間隙中,且穿過盆架2和振膜4的中心并固定于振膜4上,而振膜4通過折環5固定于盆架2上,振膜4的中心對應所述音圈1處還設有防塵帽6;其中,磁路系統為內磁結構,包括依次固接的U鐵7、第一磁鐵8和第一華司9,其中U鐵7固定于所述盆架2的中心;在盆架2的中心兩側對稱地設有兩個安裝孔201,各安裝孔201內分別固定有一個所述彈波3,而振膜4的邊沿為半圓弧長方形,振膜4的中心兩側對應彈波3位置設有兩個向下的凹陷面401,該凹陷面401的底部與彈波3的中心固接。?
參考圖3和圖4所示的第二種實施方式的雙凹面薄型揚聲器,除磁路系統不同外,其余部分與上述的揚聲器一致,該磁路系統為外磁結構,包括依次固接的T鐵10、第二磁鐵11和第二華司12,其中第二華司12固定于所述盆架2的中心。
其中磁路系統還可以為雙磁結構或者帶防磁罩的結構,此為公知常識,不再贅述。
當然,以上的實施例只是在于說明而不是限制本實用新型,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方案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正陽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東莞正陽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5110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