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一體式上向流水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50617.2 | 申請日: | 2012-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447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張雪;李孝兵;程明;蔣國榮;李紅;周洵;劉奔逸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雪;南京重呈自控設備有限公司;程明 |
| 主分類號: | B01D36/04 | 分類號: | B01D36/04;C02F9/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王斌 |
| 地址: | 215002 江蘇省蘇州市廣***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體式 流水 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處理技術,特別適用于對工業和民用飲用水、污水、雨水徑流處理,應用該項技術所生產的裝置具有自動反沖洗功能,易于逆洗滌,處理方便,效果好,過濾裝置出現故障時可以更短的時間內進行維修,同時具有可拆卸、可移動的性能,可以適用于水處理地點經常變化的場所(如施工廢水、農村臨時給水)。?
背景技術
目前,常規工藝中沉淀、過濾等技術都存在相應的不足。對于沉淀而言,傳統的豎向沉淀池、輻流式沉淀池、平流沉淀池,占地面積與構筑物體積較為龐大,單位面積的去除效率較低,以給水處理為例,處理負荷在1~2.3m3/(m2.h)左右。為此部分學者研究出了斜管或者斜板沉淀池,降低了沉淀池的占地面積,處理負荷可以達到5~9m3/(m2.h),是平流沉淀池的4~5倍。然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斜管及斜板的管徑和間距較小,排泥一旦不暢就會引起堵塞,導致該技術在應用方面的限制,在污水處理和高藻污染的飲用水處理領域,該技術均不宜采用。堵塞及排泥問題是該技術發揮功效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傳統沉淀池通過排泥管及排泥行車進行排泥,無法應用反沖洗系統,因而傳統沉淀池就無法應用反沖洗系統進行排泥區清潔。此外,傳統沉淀池(包括平流及斜管),池面面積較大(一般占地1200m2/座左右),在工藝中水量(2000m3/(座.h)左右)所占比重較大,水處理過程中不便中止運行,更談不上中止運行后排泥區的反沖洗,因此傳統沉淀池是無法與反沖洗技術結合,進行排泥區的污泥清理。?
對于過濾技術而言,特別是砂濾大都采用的是下向流過濾技術,被過濾水依靠重力水頭方式通過濾料,水中的污物被砂濾床吸附截流。由于重力原因,下向流過濾技術中的濾料反沖洗過后,常常會出現下層濾料粒徑大(重),濾料間空隙大,上層濾料細小(輕),濾料間空隙小的水力分層現象。水力分層后,上層濾料間空隙小,水頭損失大,消耗了大量的水頭,截留污染物后就會導致過濾過程中整體水頭損失增加迅速,縮短了反沖洗周期。由于上細下粗的分層現象,致使污染物僅截留在表面,底層濾料發揮不了截留效果,濾料的利用率相對偏低,過濾效果較差。當這種現象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反沖時,濾料洗脫附不徹底,砂濾床堵塞,表層細濾料流失。遇到這種情況,就需要更換濾料,完全靠人工淘出及鋪墊,工作量大,而且十分麻煩。為了盡量提高濾料污染物脫附效果,只能采取提高沖洗強度的辦法,這樣會降低濾料的使用壽命。對于多層濾料而言,加大反沖洗強度會加重濾料的混層,引起過濾失效,恢復同樣相當麻煩。?
為此國內外學者在理論研究中,提出了上向流過濾技術的概念。相比之下上向流操作方式可以降低過濾的水頭損失,延長過濾周期,提高濾料的利用率,優化了傳質條件。但是上向流濾池,尤其是上向流砂濾池多數停留在理論階段,實際應用的較少,只是在活性炭濾池中略有體現。這是由于現有的上向流濾池,特別是上向流砂濾池出水濁度高,濾層反沖洗不易干凈等缺點,限制了使用空間。流速低沒有一定的膨脹率不能達到良好的傳質條件,但流速高,濾料膨脹厲害,使出水中小顆粒物非常明顯,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上向流過濾裝置的推廣與應用。因此隨著各種水質標準的不斷提升,管理及技術要求的不斷提高,傳統的下向流及上向流過濾技術都存在較大弊端,難以適應新的水質、管理及運行的要求,在原有技術上進行創新改進,開發新的處理技術勢在必行。?
此外,在建造方面,傳統技術下的裝置一般是由土建構筑物筑建而成,用戶需要根據自己的水質水量特點邀請設計院進行設計,再邀請施工單位修筑,流程復雜,周期長,這給用戶帶來了不必要的負擔。運行方面,傳統的下向流過濾裝置多為戶外構筑物,易受氣溫、光照、降雨等外在條件的影響,運行條件及自動化集成水平不高,影響運行效率。此外這種傳統固定的土建構筑物形式的濾池,建造成本較高,不能適應,停留時間短需要經常移動的施工工地的污水處理,靈活性不夠。?
針對以上問題,特別研究并提出一種一體式上向流水處理技術,綜合了吸收并優化了斜管沉淀技術,上向流過濾技術,并增添新型反沖洗技術,融合而成了一種一體式上向流水處理技術。該項技術充分地發揮了斜管沉淀池的高處理負荷,低占地面積,上向流過濾技術低能耗、反沖洗周期長、高效率的優點,同時也解決了斜管沉淀易堵塞,上向流過濾出水差、過濾周期短、運行不便的缺點,是一項具有很好發展前景的新技術。同時該技術可以采用組建的形式得以實現,降低建設難度,改善運行條件,提高管理效率。?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雪;南京重呈自控設備有限公司;程明,未經張雪;南京重呈自控設備有限公司;程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5061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泥巴肚包羊排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帶有減震裝置的電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