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盒形件成型組合工裝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49366.6 | 申請日: | 2012-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793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秦蓮芳;陳振中;張大千;顧曉輝;林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1D22/24 | 分類號: | B21D22/24;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沈陽維特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甄玉荃 |
| 地址: | 110136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盒形件 成型 組合 工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成型組合工裝,確切地說是一種高盒形件成型組合工裝。屬于機械加工拉伸成形應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的高盒形件的拉伸成形需要三次正向拉伸。由于拉伸過程中高盒形件的底部和壁部之間的轉接和金屬材料流進凹模區時的摩擦阻力和彎曲抗力問題解決的不夠好,因而存在著廢品率高,生產效率低,產品的制作成本高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以解決上述問題為目的,提供一種由現有的三次正向拉伸成型改進為一次正向拉伸與一次反向拉伸共兩次拉伸成型的高盒形件成型組合工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高盒形件成型組合工裝,由前序正拉伸模具和后序反拉伸模具組成。前序正拉伸模具,包括凸模A(1)、凹模A(3)。凹模A(3)通過墊板(5)安裝在下模板A(7)上。下模板A(7)的中心位置開有一孔,孔內設有頂桿A(6),頂桿A(6)上安裝頂板A(4)。上述凸模A(1)下部的壓邊圈A(2)與凹模A(3)具有間隙。
后序反拉伸模具,包括凸模B(8)、凹模B(10)。凹模B(10)安裝在下模板B(13)上。下模板B(13)的中心位置開有一孔,孔內設有頂桿B(12),頂桿B(12)上安裝頂板B(11)。上述凸模B(8)下部的壓邊圈B(9)與凹模B(10)具有間隙。
使用時,將前序正拉伸模具和后序反拉伸模具固定在機械設備上,先將拉伸件進行第一道工序的正拉伸,而后轉入第二道工序的反拉伸,即制得高盒形件的成品。
本實用新型通過將現有技術需三次正向拉伸成型改進為一次正向拉伸與一次反向拉伸共兩次拉伸成型的工裝,解決了現有技術工裝結構不盡合理,生產效率低,產品質量不穩定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由于在設計上充分考慮了高盒形件的底部和壁部之間的轉接和金屬材料流進凹模區時的摩擦阻力和彎曲抗力的問題,因此對凹模和凸模選用了合適的角度,并減少了一道工序,較好地解決了拉伸件易斷裂的技術問題。具有結構簡單合理、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有保證的特點。可廣泛用于高盒形件成型,特別是矩形的高盒形件成型的技術領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前序正拉伸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后序反拉伸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高盒形件成型組合工裝,由前序正拉伸模具和后序反拉伸模具兩個部分組成,如圖1與圖2所示。
參照圖1,前序正拉伸模具,包括凸模A1、凹模A3。凹模A3通過墊板5安裝在下模板A7上。下模板A7的中心位置開有一孔,孔內設有頂桿A6,頂桿A6上安裝頂板A4。上述凸模A1下部的壓邊圈A2與凹模A3具有間隙。
參照圖2,后序反拉伸模具,包括凸模B8、凹模B10。凹模B10安裝在下模板B13上。下模板B13的中心位置開有一孔,孔內設有頂桿B12,頂桿B12上安裝頂板B11。上述凸模B8下部的壓邊圈B9與凹模B10具有間隙。
上述前序正拉伸模具中的凸模A1底部的外沿向拉伸方向過渡區制成45°角,便于后道工序反拉伸成形時金屬的流動,提高拉伸保險系數。上述凹模A3為錐形凹模,其錐角為30°。這樣從拉伸一開始,就使拉伸件的凸緣部分形成碟狀,便于金屬流動,減少摩擦阻力和彎曲變形阻力,提高拉伸保險系數。
上述后序反拉伸模具,制成45°過渡型面的壓邊圈B9,壓邊圈B9的工作型面與凹模B10按材料厚度間隙貼合。這樣的壓邊圈B9,增大了壓邊面積,有效控制了金屬材料流進凹模區,減少摩擦阻力和彎曲抗力,從而提高拉伸保險系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未經沈陽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4936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長筒形軸承外圈車削加工用夾具
- 下一篇:一種分散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