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三排滾柱徑向滾道用鋼保持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48476.0 | 申請日: | 2012-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675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小倩;楊橋;宗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羅特艾德回轉支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33/48 | 分類號: | F16C33/4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1004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三排滾柱 徑向 滾道 保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工程機械用回轉支承保持架,主要涉及的是一種三排滾柱徑向滾道用鋼保持架。
背景技術
三排滾柱回轉支承的徑向滾子之間一般都有隔離塊,以消除滾子之間的摩擦。由于三排滾柱回轉支承一般都是水平使用的,故徑向滾子的隔離采用隔離塊,它的兩端靠近滾子,制成凹球面,以與滾子相適應。但當回轉支承豎直使用時,由于隔離塊較小,且互不連接,在運轉過程中在重力作用下隔離塊很容易偏離自己的工作位置,使尖角和滾子相接觸,不能正常工作,嚴重時隔離塊在運轉過程繞自身軸心轉動、歪斜、擠靠,造成在滾子之間卡死的狀況,這樣就會因隔離塊問題使回轉支承提前失效。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在徑向滾子隔離塊在豎直狀態下工作容易歪斜、偏離正常工作位置造成擠靠卡死狀況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三排滾柱的徑向滾道用鋼保持架,使其能保證保持架與滾子的運轉,運轉過程中保持架也不會產生歪斜、擠靠。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至少兩段鋼帶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段鋼帶至少有1個兜孔,所述兜孔的直徑略小于滾子直徑,恰好與徑向滾子相配合。兩個兜孔之間的筋寬S≥5mm,鋼帶的頭尾也要保證筋寬S≥5mm。每相鄰兩個鋼帶的間隙δ≤2mm。
本實用新型的效果是:由于相鄰兩兜孔有不相接間距,保證運轉時保持架的兜孔與滾子一起運轉,另外,由于保持架相鄰兜孔之間能保持一定的間隙,不會產生滾子與滾子接觸而產生摩擦擠靠,在三排滾柱回轉支承豎直使用時,可以有效的實現回轉支承徑向滾子與相鄰滾子的隔離,在運轉過程中避免保持架偏離正常工作位置、歪斜、卡死的情況,提高回轉支承的使用性能,確保在豎直狀態下的應用。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圖1的A-A裝配示意圖。
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裝配圖。
圖中,1、兜孔2、上圈3、鋼帶4、徑向滾子5、下圈6、內齒圈??S、筋寬?δ、兩端鋼帶的間隙。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每段鋼帶3上至少有1個兜孔1,相鄰兩個兜孔的筋寬S≥5mm。鋼帶頭尾也要保證筋寬S≥5mm。
在圖2中,一個產品的鋼保持架由兩段或者多段鋼帶3構成,每兩個相鄰的鋼帶3的放置間隙δ≤2mm。
在圖3中,上圈2和下圈5構成了三排滾柱回轉支承的外圈,下圈5上平面內部開置有突出環形臺階面,上圈2內部下面有凹陷臺階面,兩個臺階面之間有徑向滾子4,鋼帶3設有兜孔1,兜孔1的直徑略大于徑向滾子4直徑,每個兜孔1對應1個徑向滾子4,相鄰兩個兜孔的筋寬S≥5mm,每個三排滾柱回轉支承可以根據產品大小放置多個鋼帶3,每兩個相鄰的鋼帶3的放置間隙δ≤2mm。
上圈2、下圈5、徑向滾子4及內齒圈6為熟知的回轉支承結構件,鋼帶3設有兜孔1結構形成鋼保持架,與徑向滾子4配合使用,構成了三排滾柱回轉支承徑向滾道用鋼保持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羅特艾德回轉支承有限公司,未經徐州羅特艾德回轉支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4847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切割機的防塵防水結構
- 下一篇:一種單列調心滾子軸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