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棉花與瓜菜高效套種田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48048.8 | 申請日: | 2012-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800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23 |
| 發明(設計)人: | 趙永民;劉永泉;王義平;趙守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農興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馬俊榮 |
| 地址: | 251706***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棉花 高效 種田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作物套種田,具體涉及一種棉花與瓜菜高效套種田。
背景技術
棉瓜菜高效套種田是穩定棉花生產,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農民發家致富奔小康的有效方式。近幾年,糧棉菜爭地矛盾十分突出。依靠科技進步,發展以棉花生產為主,通過推廣高效立體種植,提高復種指數,充分利用光、熱等資源,發展棉瓜菜高效套種田,提高棉田周年產出率,提高植棉綜合效益,保護棉農的植棉積極性,既可以緩解糧棉爭地矛盾、又可以穩定棉花面積、確保我國棉花的有效供給。
據研究表明,棉花是一年一種一收的純春播作物,棉田從3月份到7月下旬封行約有140天的土地閑置時間,造成土地資源的極大浪費。通過在有限的土地上發展棉瓜菜新型高效套種田,每畝可增加收益2倍以上。而且實施棉瓜菜套種,通過綜合運用抗蟲雜交棉新品種、環保型種衣劑和“優、省、準”栽培技術,不僅棉花產量保持相對穩定,增加了瓜菜產量,而且由于限用和少用農藥,生產的農產品保證了質量,減少了環境污染,增加了農民收入,因此,棉瓜菜套種模式已相當普遍。
由于棉瓜菜套種田尚無科學的田間結構,完備的水利設施和預防空中害蟲侵入危害設備的相配套,因此,棉瓜菜套種田的產量和效益仍然存在很大的潛力。
實用新型內容
根據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棉花與瓜菜高效套種田,通過對田地自身結構進行改變,在不增加原料成本的條件下,提高棉瓜菜套種的產量和效益。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棉花與瓜菜高效套種田,包括交替設置的棉花種植區和瓜菜種植區,每個瓜菜種植區的中部設置有土溝,土溝的兩邊至瓜菜種植區的邊界處均設有土壤凸起,瓜菜種植區的整體表面覆蓋有地膜并呈圓弧形結構。
其中,土溝的寬度優選為0.3米,高度優選為0.15米。
覆膜后的瓜菜種植區形成了自然的小溫室,小溫室內的土溝用于點播或移栽瓜、菜等作物,小溫室具有增溫、保溫、保濕和充分利用空間以及預防自然空間害蟲侵入危害的功能。特別是移栽的瓜、菜小苗由于小溫室的保護,減少了病蟲危害,具有緩苗期縮短,抗逆性增強,生長健壯,增產效果顯著。
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不增加用料成本,更適合于科學化、規模化、標準化、優質化的生產使用,主要解決了棉花與瓜菜共生期間存在的生育期長及病蟲危害等諸多問題,從而提高了棉瓜菜套種的產量和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棉花種植區??2、瓜菜種植區??3、土溝??4、土壤凸起??5、地膜。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棉花與瓜菜高效套種田,包括交替設置的棉花種植區1和瓜菜種植區2,每個瓜菜種植區2的中部設置有土溝3,土溝3的兩邊至瓜菜種植區2的邊界處均設有土壤凸起4,瓜菜種植區2的整體表面覆蓋有地膜5并呈圓弧形結構。
其中,土溝3的寬度為0.3米,高度為0.15米。
覆膜后的瓜菜種植區2形成了自然的小溫室,小溫室內的土溝3用于點播或移栽瓜、菜等作物,小溫室具有增溫、保溫、保濕和充分利用空間以及預防自然空間害蟲侵入危害的功能。特別是移栽的瓜、菜小苗由于小溫室的保護,減少了病蟲危害,具有緩苗期縮短,抗逆性增強,生長健壯,增產效果顯著。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不增加用料成本,更適合于科學化、規模化、標準化、優質化的生產使用,主要解決了棉花與瓜菜共生期間存在的生育期長及病蟲危害等諸多問題,從而提高了棉瓜菜套種的產量和效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農興種業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山東農興種業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4804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