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混凝土泵車新式臂架連接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47994.0 | 申請日: | 2012-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824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君;吳清華;付林;劉博;張浩;尹槐林;張如偉;范愛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推楚天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1/04 | 分類號: | E04G21/04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唐正玉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凝土泵 新式 連接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凝土泵車新式臂架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臂架式泵車的第三節臂油缸在布置方式上均采用與第二節臂平行的布置方式如圖3所示,油缸座均設計在臂架蓋板上,這樣的布置導致,在泵車高度空間上,第三節臂與第二節臂截面高度受到限制,必須考慮油缸座的布置高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三臂以上臂架的卷折方式。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和缺陷,提供了一種混凝土泵車新式臂架連接結構,本實用新型能充分、有效利用空間,使混凝土泵車臂架折疊后高度大大降低,使得泵車重心下移,且布置簡單,在此布置下混凝土泵車的六節臂能完全回轉180度。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混凝土泵車新式臂架連接結構,由第二節臂、第三節臂及連桿機構組成,所述連桿機構由第三節臂油缸、連桿Ⅰ和連桿Ⅱ組成,其特征在于:第三節臂油缸的一端固定在第二節臂上,且沉在第二節臂里面,另一端與連桿Ⅰ的一個支點相連;第二節臂的一端通過二根銷軸分別與連桿Ⅱ的一個支點和第三節臂相連;連桿Ⅱ的另一個支點與連桿Ⅰ的另一個支點相連,連桿Ⅰ的又一個支點與第三節臂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使第三節臂與第二節臂卷折高度減小了;在布置上將第三節臂油缸布置在第二節臂的內部。
采用本實用新型后的泵車,由于有效降低了第三節臂與第二節臂之間的空間,臂架截面可以設計的更高,對泵車設計整車布置方面起到積極作用;采用該結構后,在此布置下混凝土泵車的六節臂能完全回轉180度,第六節臂回轉角度可大于180°,臂架布料范圍更廣,更靈活,有效改善了泵車的布料性能。
綜上所述,該實用新型是一種能有效利用空間,改善泵車布料性能,的臂架布置方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例的布置示意圖。
圖3為普通臂架三節臂油缸布置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由第二節臂1、第三節臂3及連桿機構組成,所述連桿機構由第三節臂油缸2、連桿Ⅰ4和連桿Ⅱ5組成,其特征在于:第三節臂油缸2的一端固定在第二節臂1上,且沉在第二節臂1里面,另一端與連桿Ⅰ5的一個支點相連;第二節臂1的一端通過二根銷軸分別與連桿Ⅱ5的一個支點和第三節臂3相連;連桿Ⅱ5的另一個支點與連桿Ⅰ4的另一個支點相連,連桿Ⅰ4的又一個支點與第三節臂3相連。
通過第三節臂油缸2的內置布置,減小了第三節臂3與第二節臂1卷折后的高度,展開時由第三節臂油缸2的伸縮,帶動連桿連桿Ⅰ4和連桿Ⅱ5,實現第三節臂3與第二節臂1的展開與折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推楚天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山推楚天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4799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風電葉片用定尺寸切割工裝
- 下一篇:一種馬鈴薯切片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