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的陶瓷磚底部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43520.9 | 申請日: | 2012-07-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183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06 |
| 發明(設計)人: | 鐘志城 | 申請(專利權)人: | 鐘志城 |
| 主分類號: | E04F13/14 | 分類號: | E04F13/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6300 廣東省廣寧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陶瓷磚 底部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陶瓷技術,特別是一種新型的陶瓷磚底部結構。
背景技術
陶瓷磚的底部都設有若干條凸起的底筋,可粘附氧化鋁底漿,以避免燒制時陶瓷磚底面與輥棒發生粘連,但現有陶瓷磚的每兩條底筋之間,一般都是底部水平的凹槽,這樣,陶瓷磚與水泥或粘磚膠之間,只是面對面的緊貼式粘連,使得陶瓷磚對安裝面的吸附不太緊固,有時會導致陶瓷磚脫落的現象,另外,現有的陶瓷磚底筋都為比較寬的條狀,使得陶瓷磚成品的底筋上,往往還粘附有較多的氧化鋁底漿,影響了陶瓷磚與水泥或粘磚膠之間的粘連效果,這些都有待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的陶瓷磚底部結構,能大大增強陶瓷磚對安裝面的吸附強度,有利于較大地提高施工質量。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新型的陶瓷磚底部結構,陶瓷磚底部設有若干條凸起的底筋,所有底筋相互平行,每條底筋均為線狀細筋,每兩條底筋之間,均設有若干個排成一行的凹環,每個凹環的中心為凸柱,凸柱的高度與凹環的高度相同,同行的相鄰兩個凹環之間均留有空隙,所有空隙部位上緊靠兩邊所圍的兩條底筋處,均設有兩個相對的半圓凹位。
如上所述的新型的陶瓷磚底部結構,凹環的底部直徑,大于凹環的表面直徑。
采用上述結構的新型的陶瓷磚底部結構,由于設置了若干凹環與半圓凹位,陶瓷磚底部與水泥或粘磚膠的接觸面積增大,能使陶瓷磚與水泥或粘磚膠之間,形成扣入式的高強度粘連,且每條底筋均為線狀細筋,陶瓷磚成品的底筋粘附的氧化鋁底漿較少,這些都能大大增強陶瓷磚對安裝面的吸附強度,有利于較大地提高施工質量。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所述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提供一種新型的陶瓷磚底部結構,陶瓷磚底部設有若干條凸起的底筋1,這里以三條底筋1為例,所有底筋1相互平行,每條底筋1均為線狀細筋,每兩條底筋1之間,均設有若干個排成一行的凹環2,每個凹環2的中心為凸柱3,凸柱3的高度與凹環2的高度相同,同行的相鄰兩個凹環2之間均留有空隙,所有空隙部位上緊靠兩邊所圍的兩條底筋1處,均設有兩個相對的半圓凹位4。凹環2的底部直徑,大于凹環2的表面直徑,具體可設為大10-30個絲(1絲=0.01毫米)。施工時,水泥或粘磚膠進入所有的凹環2與半圓凹位4內,陶瓷磚底部與水泥或粘磚膠的接觸面積增大,與現有陶瓷磚底部的水平凹槽相比,能增大約20%的接觸面積,且由于凹環2的底部直徑大于凹環2的表面直徑,水泥或粘磚膠實際上是被“嵌入”在凹環2之內,從而能使陶瓷磚與水泥或粘磚膠之間,形成扣入式的高強度粘連,而且,由于每條底筋1均為線狀細筋,陶瓷磚成品的底筋1粘附的氧化鋁底漿較少,對陶瓷磚與水泥或粘磚膠之間的粘連效果影響甚微,這些都能大大增強陶瓷磚對安裝面的吸附強度,有效防止陶瓷磚脫落,有利于較大地提高施工質量。
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凡與本實用新型類似的結構及所作的等效變化,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鐘志城,未經鐘志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4352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預防治療兒童近視的鞋
- 下一篇:一種帶有收納袋的戶外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