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車輛用貨鉤總成及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42225.1 | 申請日: | 2012-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860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23 |
| 發明(設計)人: | 康凱;張鵬聚;劉安策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P7/06 | 分類號: | B60P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黃燦;安利霞 |
| 地址: | 10002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輛 用貨鉤 總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制造領域,特別是指一種車輛用貨鉤總成及車輛。
背景技術
貨構總成是SUV車型行李箱內的標準配置之一,也是其它車型的選裝配置。貨鉤總成對行李箱內放置、捆綁貨物的方便性有著直接的影響,也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顧客對車輛的使用感受。因此,它是車輛配置方面不可忽視的一點,要保證貨鉤總成有足夠的強度、合適的大小、便于開啟和關閉。但是現有貨鉤總成均沒有自動回位的功能,不便于關閉,且可能對乘員、貨物、車輛造成傷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車輛用貨鉤總成及車輛,使貨鉤在未使用狀態下處于關閉狀態(貼合于車身),避免對人員和貨物的傷害,確保了安全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的實施例提供一種車輛用貨鉤總成,包括:
安裝板;
與所述安裝板結合在一起的貨鉤;
纏繞在所述貨鉤的旋轉軸處的回位彈簧;
以及卡接在所述貨鉤上,并固定所述回位彈簧的旋轉端的卡扣。
其中,所述安裝板為彎折狀的雙層板,所述雙層板中的上板和下板的彎折位置形成包裹所述貨鉤的管狀結構截面。
其中,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分別具有將所述貨鉤總成安裝于車輛上的安裝孔。
其中,所述上板上的安裝孔為圓形孔,所述下板上的安裝孔為長圓孔。
其中,所述貨鉤為金屬折彎結構,所述貨鉤的所述旋轉軸位于所述貨鉤的折彎處。
其中,所述管狀結構截面具有固定所述回位彈簧的固定端的缺口。
其中,所述回位彈簧為螺旋彈簧。
其中,所述卡扣為注塑結構的卡扣。
其中,上述車輛用貨鉤總成還包括:包裹在所述貨鉤的工作部位的膠套;
其中,所述膠套為熱縮管結構的膠套。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車輛,包括:車身結構,以及如上所述的車輛用貨鉤總成,所述車輛用貨鉤總成固定于所述車身結構上。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采用回位彈簧結構,使貨鉤在未使用狀態下處于關閉狀態(貼合于車身),避免了對人員和貨物的傷害,同時也防止了車輛在顛簸時,貨鉤總成與車身反復磕碰產生噪音;采用膠套結構,包裹在貨鉤的工作部位,用于避免噪音、振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貨鉤總成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貨鉤總成的后視圖;
圖3為圖1所示的貨鉤總成沿A-A方向的階梯狀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包括貨鉤總成結構的車輛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1-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車輛用貨鉤總成,其中,圖1為該貨鉤總成的主視圖,圖2為后視圖,圖3為圖1中沿A-A方向的剖視圖;該貨鉤總成包括:安裝板1;與所述安裝板1結合在一起的貨鉤4;纏繞在所述貨鉤4的旋轉軸41處的回位彈簧6;以及卡接在所述貨鉤4上,并固定所述回位彈簧6的旋轉端61的卡扣7;
其中,所述貨鉤4為金屬折彎結構,所述貨鉤4的所述旋轉軸41位于所述貨鉤4的折彎處,用于固定繩索、貨物等;
所述回位彈簧6為螺旋彈簧,有效增大回位力;所述卡扣7為注塑結構的卡扣。
本實用新型的該實施例采用該回位彈簧結構,使貨鉤在未使用狀態下處于關閉狀態(貼合于車身),避免了對人員和貨物的傷害,同時也防止了車輛在顛簸時,貨鉤總成與車身反復磕碰產生噪音。
其中,所述安裝板1采用鈑金沖壓工藝制造,沖壓完成后,為彎折狀的雙層板結構,所述雙層板中的上板和下板的彎折位置形成包裹所述貨鉤4的管狀結構截面,將貨鉤4包裹在其中;其中,所述管狀結構截面具有固定所述回位彈簧6的固定端的缺口3。
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分別具有將所述貨鉤總成安裝于車輛上的安裝孔。所述上板上的安裝孔21為圓形孔,當該貨鉤總成安裝于車輛的車身結構上時,安裝孔21作為安裝螺栓的過孔;所述下板上的安裝孔22為長圓孔,也作為安裝螺栓的過孔,同時避免由于沖壓誤差,遮擋上板的圓形孔。
優選的,車輛用貨鉤總成還包括:包裹在所述貨鉤4的工作部位的膠套5;所述膠套5優選為熱縮管結構的膠套;該膠套5包裹在貨鉤4工作部位,用于避免噪音、振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4222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