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腔體濾波器及通信射頻器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41888.1 | 申請日: | 2012-07-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956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23 |
| 發明(設計)人: | 劉湘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市大富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P1/207 | 分類號: | H01P1/20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濾波器 通信 射頻 器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腔體濾波器及通信射頻器件。
背景技術
隨著通信系統的發展,通訊系統要求的覆蓋范圍越來越大,因此系統對功率的要求更高,導致通信系統對濾波器的插損要求也更加嚴格。
出于成本的考慮,現有濾波器的腔體通常采用壓鑄成型,如圖1所示,諧振腔體為了滿足拔模要求,都設計成下窄上寬的結構,即腔體底部較狹窄而頂部較寬。而現有腔體濾波器中的諧振器一般都安裝在諧振腔體底部,而金屬諧振器與安裝金屬面接觸的地方是面電流最強烈的地方,狹窄的空間必然形成較大的面電阻,從而產生較大的損耗并降低腔體濾波器的品質因素,最后導致濾波器插損變大。
現有技術中解決該問題通常采用增加諧振腔體尺寸的手段以增加諧振器的品質因素,或者改用介質材料諧振器以增加諧振腔體的品質因素。但是,增加諧振腔體尺寸的方式會使整個濾波器尺寸超過客戶需求或者濾波器重量超過指標;改變諧振器材料,材料費較為高昂會使整個產品超過預算。
綜上可知,現有腔體濾波器及通信射頻器件在實際使用上顯然存在不便與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腔體濾波器及通信射頻器件,其能在不增加成本及不變動諧振腔尺寸的情況下,有效的增加諧振腔的品質因素,降低插入損耗。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腔體濾波器,包括腔體、蓋板以及諧振器,所述蓋板封蓋所述腔體以形成諧振腔,所述諧振器位于所述諧振腔內,且所述諧振器安裝于所述蓋板。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腔體濾波器,所述腔體包括底部以及與所述蓋板連接的頂部。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腔體濾波器,所述腔體底部的面積小于所述腔體頂部的面積。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腔體濾波器,所述諧振器焊接或螺接于所述蓋板。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腔體濾波器,所述諧振器的下端不與所述腔體底部接觸。
本實用新型相應提供一種通信射頻器件,所述通信射頻器件包括腔體濾波器,所述腔體濾波器包括腔體、蓋板以及諧振器,所述蓋板封蓋所述腔體以形成諧振腔,所述諧振器位于所述諧振腔內,且所述諧振器安裝于所述蓋板。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通信射頻器件,所述腔體包括底部以及與所述蓋板連接的頂部。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通信射頻器件,所述腔體底部的面積小于所述腔體頂部的面積。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通信射頻器件,所述諧振器焊接或螺接于所述蓋板。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通信射頻器件,所述諧振器的下端不與所述腔體底部接觸。
本實用新型通過將腔體濾波器的諧振器設置在蓋板上,而由于壓鑄腔體存在拔模角度,與腔體頂部接觸的蓋板面積相對于腔體底部的面積大,將諧振器設置在蓋板上相對于將諧振器設置在腔體底部的情況,能使得電流最強的諧振器與腔體之間接觸面具有足夠的空間,面電阻較小。從而在不改變腔體濾波器尺寸以及不改變諧振器材料的情況下,保證了腔體濾波器的品質因素,降低了插損。借此,本實用新型能在不增加成本及不變動諧振腔尺寸的情況下,有效的增加諧振腔的品質因素,降低插入損耗。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諧振器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腔體濾波器的諧振器安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應當理解,此處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腔體濾波器100,包括腔體10、蓋板20以及諧振器30,蓋板20封蓋腔體10以形成諧振腔11,諧振器30位于諧振腔11內,且諧振器30安裝于蓋板20。
腔體10包括底部以及與蓋板20連接的頂部,腔體底部的面積小于腔體頂部的面積。如圖1所示,諧振腔體為了滿足拔模要求,都設計成下窄上寬的結構,即腔體底部較狹窄而頂部較寬。優選的是,諧振器30通過焊接或螺接等方式固定于蓋板20。且諧振器30的下端不與腔體10底部接觸。
在傳統的腔體濾波器中,諧振器一般都安裝在諧振腔體底部,而金屬諧振器與安裝金屬面接觸的地方是面電流最強烈的地方,狹窄的空間必然形成較大的面電阻,從而產生較大的損耗并降低腔體濾波器的品質因素,最后導致濾波器插損變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市大富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市大富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4188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