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靜態敏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41543.6 | 申請日: | 2012-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2987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牟行雙;黃東平;張壽平;陳強;段永建;蔣小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攀枝花恒威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雅化集團攀枝花恒泰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6B21/00 | 分類號: | C06B2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孫恩源 | 
| 地址: | 617012 四川省攀枝花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靜態 化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乳化炸藥生產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乳化炸藥靜態敏化裝置。?
背景技術
在乳化炸藥的生產過程中,需要對通常被稱為“乳化基質”的半成品乳狀物進行化學敏化處理,使之轉變為工藝所需的乳化炸藥。敏化攪拌器是國內生產乳化炸藥的重要設備之一。目前,在炸藥生產企業,一般使用敏化攪拌器對乳化基質進行攪拌、剪切,使其在40°~50°的低溫下敏化,這種敏化方式下,乳化基質要經過十幾分鐘的攪拌才能形成工藝所需的乳化炸藥。由于攪拌器葉片是在高速旋轉過程中與乳化基質接觸,因此,由乳化基質逐漸轉變而來的乳化炸藥可能受到葉片的沖擊、摩擦過熱,容易引起爆炸事故發生。也正因為這樣的原因,攪拌器不能連續工作,而是在一罐乳化炸藥攪拌完畢后,全部釋放出來后再攪拌另一罐,生產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敏化機或攪拌器只能間歇性生產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連續生產的靜態敏化裝置,及用于該靜態敏化裝置的一種構件:切刃體。?
本實用新型是以“在非攪拌狀態下實現乳化基質的均化、發泡、敏化”為指導思想而采用的以下技術方案:靜態敏化裝置,包括裝置進口、裝置出口和二者之間的通道,由裝置進口到裝置出口的通道包括至少兩個第一單元,第一單元內排布有間隔分布的切刃,每相鄰兩個第一單元之間有一個第二單元,第二單元包括至少一層網格。第一單元中包括數量不等且間隔分布的切刃組成,切刃間的間隙或者說切刃的分布密度根據工藝所需而定;第二單元由至少一層網格構成,網格的目數、單層網格的厚度和網格的層數也由工藝所需而定。通道形狀通常為管道,也可以是罐、塔等形狀。各種原材料初期混合后形成的乳化基質,與發泡劑一起加壓進入第一單元,被反復混合、剪切、擠壓、發泡后,進入第二單元,粘度不均勻的乳化基質在此進行縱向過濾及剪切后,再次進入下一第一單元,經過這樣多次縱橫無序反復混合、剪切、擠壓、發泡后,就形成了高效的乳化炸藥。?
為實現切刃在第一單元內的定位和間隔分布,可采用多種實現方式,比如可以在一根軸上焊接多片切刀,然后對軸進行定位,本實用新型推薦的方式是:所述第一單元包括在外殼內間隔排列的切刃體串,每一切刃體串由串聯安裝在同一根軸上的至少一個具有軸孔的切刃體組成,所述切刃位于切刃體上,切刃體串的軸由外殼固定,只要將這些軸固定,切刃的位置也就能夠固定,切刃體可以批量加工,而且可以機械組裝,在其達到使用壽命后,能方便地進行更換。?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供參考的切刃體,所述切刃體呈“工”字形并有四條與軸孔的中心線異面的棱邊,各棱邊經開刃后形成切刃。用這種切刃體串成的切刃體串具有這樣的功能:改變乳化基質的流動方向,并在各切刃所在位置形成較均勻的通道間隙,更有利于通道內乳化基質的均化和剪切,使之與發泡劑充分混合均勻。?
進一步的是,所述切刃體的本體是以軸孔的中心線為對稱軸的軸對稱柱狀體,其具有相互平行的兩個端面,其側面為相互對稱的兩對柱面,其中一對柱面為凸面,另一對柱面為凹面,各柱面的基線為流線型曲線,各柱面的母線為與軸孔的中心線和所述端面均垂直的直線,凸面與凹面的交界處為切刃,布置時,使其凸面迎向乳化基質的流動方向,當乳化基質流經“工”字形切刃體時,自然流向凹面位置而被剪切,同時,基線為流線型的柱面形狀,能促進乳化基質流動,避免乳化基質殘留在“工”字形切刃體的本體上,即使局部粘度較大的乳化基質液團偶爾粘附于本體表面,也會被后來陸續流經的乳化基質帶走,最終混合均勻。“工”字形切刃體也可有其它的形狀,例如,前述的凸面也可采用相交的兩個平面替代。?
為盡量使得切刃的排布密度在第一單元內趨向均勻,優選方案是相鄰切刃體串上的切刃體個數差為一并且相互錯開設置,例如依次的五串切刃體串上的切刃體個數分別為“4-3-4-3-4”。?
根據通常的乳化基質的粘度,設計所述切刃的刃長L=100~240mm,位于軸孔的同一側的兩條切刃之間的間距H=40~80mm,位于軸孔的兩側的切刃所在的面與面之間的距離B=25~40mm。?
根據通常的工藝需求,所述切刃體之間的軸向間隔a=5~40mm,切刃所在位置的通道間隙b=2~20mm,所述切刃體與外殼之間的間隙寬度c=3~10mm。?
為便于切刃體的形狀設計,并且盡量使得切刃的排布密度在第一單元內趨向均勻,宜選擇所述通道的橫截面為矩形,切刃體串排列在同一平面上,切刃體串的長度與通道高度相適配,切刃的刃長與通道寬度相適配,切刃的刃線與通道中心線垂直,從而使得經過通道第一單元的乳化基質都被反復剪切,與發泡劑充分混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攀枝花恒威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雅化集團攀枝花恒泰化工有限公司,未經攀枝花恒威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雅化集團攀枝花恒泰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4154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聚酯樹脂冷卻裝置
 - 下一篇:多池周轉法提取草木灰鉀鹽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