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腕骨四腳融合器定位及鉆孔輔助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41486.1 | 申請日: | 2012-07-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614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06 |
| 發明(設計)人: | 徐永清;李川;朱躍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永清;李川 |
| 主分類號: | A61B17/68 | 分類號: | A61B17/68 |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專利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企業) 53116 | 代理人: | 姜開俠;姬介南 |
| 地址: | 650032 云南省昆明市***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腕骨 融合 定位 鉆孔 輔助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進一步屬于骨科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骨折融合固定過程中,尤其是腕骨骨折融合固定過程中,為安裝融合器而進行骨折復位,固定且輔助鉆孔的腕骨四腳融合器定位及鉆孔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骨折是人體遭受傷害時常發生的情況,骨折復位固定是最常用的醫學手段。手腕是人類最靈活的功能部件,腕骨是由多塊不同結構的骨塊結合而成,可謂結構復雜。一旦受到傷害,其復位固定要比其他部位的骨折復位難度要多。現有技術的復位一般采用克氏針、固定鋼板等復位固定腕骨骨折部位,由于這些器械固定對腕骨間關節部位沒有加壓作用,術后需要較長時間的外固定,給患者的功能恢復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即能夠恢復慢。而且鋼板螺釘固定需要在較小的腕骨上打孔,操作復雜,增加手術創傷,影響關節功能,且術后可能出現疼痛和感染等并發癥,對腕關節的恢復極為不利。為此,本實用新型人曾開發多種腕骨融合器并取得了國家專利,該技術的應用替代傳統的固定鋼板,達到了很好的骨折復位融合的目的和治療效果。但是,這種融合器在安裝前需要定位和鉆孔,由于腕骨骨塊小,鉆孔時易傷及周圍軟組織,骨塊配合的多維性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用傳統的器械實現骨折復位后固定孔的精確定位與鉆孔依然很困難,影響了腕骨融合器的使用效果。因此,開發一種與融合器配套的融合固定定位裝置是非常必要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缺陷的最好方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簡便,有助于骨折復位,定位精確,鉆孔與融合器配合準確的腕骨四腳融合器定位及鉆孔輔助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這樣實現的,包括鉆套座、鉆套和延長桿,所述的鉆套座連接延長桿,所述的鉆套座上均布設置兩對鉆套,鉆套前端設有防滑刺。
本實用新型采用鏤空結構,既便于定位,又便于觀察鉆孔。本實用新型作為具備相同固定腳的融合器配套工具,無需測量即可滿足精確定位并鉆取融合器的安裝孔的需要。保證了腕骨融合器準確安裝到位,避免了周圍軟組織的損傷,有利于患者骨折的復位、固定和功能恢復,是一種非常實用的骨科治療醫療器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關系示意圖;
圖2為圖1之左視圖;
圖3為圖1之右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方式結構關系示意圖。
圖中:1-鉆套座,11-觀察孔,2-鉆套,21-防滑刺,22-導鉆孔,3-延長桿,4-手柄。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實用新型教導所作的任何變換,均落入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鉆套座1、鉆套2和延長桿3,所述的鉆套座1連接延長桿3,所述的鉆套座1上均布設置兩對鉆套2,鉆套2前端設有防滑刺21。
所述的鉆套座1后端設置延長桿3,所述的延長桿3前端軸向與其主體部分呈10~30°角。以便調整手柄4與鉆套座1工作平面之間的角度。以適應固定與鉆孔過程中的操作要求。
所述的鉆套座1呈鏤空結構,四角對稱設置鉆套2,其中心部位設置觀察孔11,方便使用過程中的觀察,有助于準確定位。所述的鉆套座1與鉆套2采用緊配合結構,可采取過盈配合結構或采用后端部焊接方式均可實現本實用新型之目的。
所述的鉆套2縱向設置通孔結構的導鉆孔22。
所述的防滑刺21為“V”結構,開口角為45~75°,優化方式為50~60°。
所述的防滑刺21為沿鉆套2前端圓周均布的鋸齒形結構。
所述的鉆套2長度為10~30?mm,優化方式為12~20?mm。
所述的鉆套2之間的相鄰距離為5~20mm,優化方式為8~14mm。
所述的延長桿3通過螺紋連接方式與鉆套座1連接,延長桿3后端設置手柄4。延長桿3與鉆套座1還可以通過卡接或固定方式連接,不影響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
所述的延長桿3為可伸縮結構,以延長或縮短延長桿長度,多節或套管式結構均可實現本實用新型之目的。
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其約束型結構更便于使用過程中觀察鉆套2前端,方便鉆套2定位。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與工作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永清;李川,未經徐永清;李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4148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牙科手機的頰舌保護器
- 下一篇:一種觸摸屏設備及其觸摸屏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