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氣幕噴淋系統(tǒng)控制箱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341407.7 | 申請日: | 2012-07-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680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楠;薛洪波;李響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卓異裝備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1/00 | 分類號: | E21F11/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威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王勇 |
| 地址: | 遼寧省營口市渤海***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噴淋 系統(tǒng) 控制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線控制箱,具體說是一種應用于煤礦或非煤礦井下緊急避難硐室的氣幕噴淋系統(tǒng)控制箱。
背景技術
救生艙及避難硐室都是在礦井下使用的,是在發(fā)生礦難事故時為人員提供緊急避險的場所。發(fā)生礦難事故時礦井下的通風等可能被破壞,礦井內的有毒氣體快速擴散。在高溫環(huán)境下,人吸入大量有毒氣體、有毒灰塵使生理功能尤其是體溫調節(jié)、水鹽代謝、血液循環(huán)等功能都出現異常變化。如果吸入過多有毒氣體、有毒粉塵超過了人體的耐受力,輕則降低工作效率影響判斷力,嚴重的會引起中毒,更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猝死。因此在進入救生艙及避難硐室就得有氣幕噴淋系統(tǒng),氣幕噴淋系統(tǒng)主要解決外界有毒有害氣體進入硐室和過渡室換氣問題。氣幕吹洗是在第一道門內側,使壓縮空氣通過氣幕管形成致密的氣簾,阻擋外界空氣的進入,同時掃除外界進入人員身上攜帶的有毒有害物質。噴淋則是通過注入大氣量的新鮮壓縮空氣,將有害氣體稀釋并通過泄壓閥排放到室外,以達到降低有害氣體濃度并凈化的目的。而氣幕噴淋系統(tǒng)則需要一種調控操縱的裝置,在需要時使氣幕噴淋系統(tǒng)正常工作,在不需要使用時可以關閉氣幕噴淋系統(tǒng)。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種應用于煤礦或非煤礦井下緊急避難硐室的氣幕噴淋系統(tǒng)控制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包括控制箱,其特征是:壓風手動控制閥、備用氣幕手動控制閥和備用噴淋手動控制閥并聯(lián)在主管線上,主管線的的兩端分別接氣幕管和噴淋管,其中在噴淋管上設置噴淋控制閥;主管線設置在控制箱里,壓風手動控制閥、備用氣幕手動控制閥和備用噴淋手動控制閥通過螺絲固定在箱體的一個側壁上,氣幕管、噴淋管都通過螺絲固定在箱體的另一個側壁上。
上述三個手動控制閥中,備用氣幕手動控制閥和備用噴淋手動控制閥是備用手動控制閥,在使用時通常只需要將氣幕噴淋手動控制閥打開,在氣幕噴淋手動控制閥所在的管線損壞時,同時打開噴淋手動控制閥和氣幕手動控制閥以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控制氣幕噴淋系統(tǒng)的使用狀態(tài),并且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打開備用管線,增加遇難人員的生存幾率。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結構簡單、操作簡便的特點。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壓風手動控制閥1、備用氣幕手動控制閥2和備用噴淋手動控制閥3在主管線8上并聯(lián);主管線8一端連接氣幕管4,另一端連接噴淋管5;在噴淋管5上設置噴淋控制閥6。三個手動控制閥通過螺絲固定在箱體7側壁上,氣幕管4與噴淋管5通過螺絲固定在箱體7側壁上。
將壓風手動控制閥1打開接入壓風系統(tǒng),使氣幕系統(tǒng)自動打開并開始工作,在硐室入口處形成風幕,對從外部進入人員攜帶的有毒有害環(huán)物質去除并將有毒有害環(huán)物質阻擋在救生艙及避難硐室外。將噴淋控制閥6打開,接通噴淋系統(tǒng),注入大氣量的新鮮壓縮空氣,將有害氣體稀釋并通過泄壓閥排放到室外,以達到降低有害氣體濃度并凈化的目的。如壓風系統(tǒng)在礦難中出現異狀,將壓風手動控制閥1關閉,打開氣幕手動控制閥2和噴淋手動控制閥3,備用空氣存儲控制系統(tǒng)打開并與氣幕系統(tǒng)接通,使氣幕系統(tǒng)自動打開并開始工作,再將噴淋控制閥6打開接通噴淋系統(tǒng),對從外部進入人員攜帶的有毒有害環(huán)物質去除并將有毒有害環(huán)物質阻擋在救生艙及避難硐室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卓異裝備制造有限公司,未經遼寧卓異裝備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4140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