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改進的三相紊流筒脫硫除塵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341366.1 | 申請日: | 2012-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931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志剛;譚國雄;溫超強;周景堂;胡滿深;劉洪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志剛;譚國雄 |
| 主分類號: | B01D53/80 | 分類號: | B01D53/80;B01D53/50;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91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改進 三相 紊流 脫硫 除塵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煙氣脫硫除塵裝置,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改進的三相紊流筒脫硫除塵裝置。
背景技術
在本申請人另一份中國專利ZL200720052952.3(公開日為2008年6月4日)中曾描述一種三相紊流筒脫硫除塵裝置,它包括漿液池、煙氣擴散段、煙氣濕化段、下承板、上承板、緩沖段、氣液分離組件、排氣段,它采用煙氣濕化段上方有一至多層三相紊流筒組,每層三相紊流筒組由1至多個三相紊流單元筒組成,每個三相紊流單元筒上端面有漿液淋管,其筒內(nèi)有1至多個螺旋輪;螺旋輪的輪片外邊為螺旋線,輪片外邊按螺旋角45~65度固接在筒壁上。這種三相紊流筒脫硫除塵裝置的缺點是防腐蝕層易剝落(一般為一年左右),剝落點難發(fā)現(xiàn),有剝落必須馬上維修否則腐蝕加深易出安全事故;且維修困難,不安全,維修次數(shù)頻繁,維修費用大,安全性差。同時采用的側進式攪拌器故障率高,難維修,攪拌均勻性差,影響脫硫穩(wěn)定性和效率;漿液池在殼體內(nèi),冬天停運時漿液池結冰難處理。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xiàn)有的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一種安全性好,脫硫穩(wěn)定性和效率更好,維修量和費用很少,經(jīng)濟和社會效益很大的改進的三相紊流筒脫硫除塵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
本實用新型的改進的三相紊流筒脫硫除塵裝置包括漿液池、煙氣擴散段、煙氣濕化段、下承板、上承板、三相紊流筒組、緩沖段、氣液分離組件、排氣段,漿液池設置在殼體外,漿液池上方有立式攪拌機。煙氣入口下方有斜板。下承板、上承板、螺旋輪、三相紊流筒組、液淋管、殼體、斜板由玻璃鋼材料制造。
本實用新型經(jīng)實驗證實有益效果是:
1、完全解決腐蝕難題;
2、脫硫率高且穩(wěn)定,在95%以上;
3、安全性好;
4、殼體內(nèi)外免維修;
5、故障率低;
6、維修量和維修費用很少;
7、成本不高,經(jīng)濟和社會效益很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螺旋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輪片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在圖中,本實用新型包括漿液池1、煙氣擴散段3、煙氣濕化段4、下承板5、上承板8、三相紊流筒組7、緩沖段9、氣液分離組件10和排氣段11,該煙氣濕化段4上方有1層三相紊流筒組7,三相紊流筒組7由1至多個三相紊流單元筒組成。該三相紊流單元筒由上、下支承板8、5固接在殼體15中部上,其上端有漿液淋管12,其筒內(nèi)設置1至多個螺旋輪6,其筒高度為0.5~5米,其由玻璃鋼制造。該螺旋輪6由筒壁17、芯柱18、輪片16組成,輪片16為6~70片,其外邊為螺旋線,其按螺旋角45~65度固接在筒壁17上,其外弧邊與筒壁的固接線為一段螺旋線,其內(nèi)弧邊與芯柱18固接,其面為螺旋面,阻力很小。螺旋輪6的芯柱18外徑與該單元筒外徑比為1∶5~12;俯視螺旋輪6,其輪片之間重疊部分為0%~90%。該氣液分離組件10為S形板組用聚丙烯材料制造。筒狀殼體15由玻璃鋼制成,其下部有進氣口2和斜板22,其頂部有出氣口14。殼體15外的循環(huán)泵進口端可與漿液出口13相連,其出口端與漿液淋管12相連。螺旋角是螺旋線和螺旋軸垂直平面的夾角。漿液池1設置在殼體15外下方,漿液池1上方有隔板隔開的安裝段20,其中央處有立式攪拌器23,若冬天漿液池結冰,可進入安裝段20處理,繼續(xù)使用。玻璃鋼斜板22低端出口通過玻璃鋼漿液管21與漿液池1連接。
工作時,煙氣由煙氣入口2進入擴散段3、濕化段4,經(jīng)過三相紊流筒組7落下的循環(huán)漿液濕化后進入三相紊流筒組7內(nèi),經(jīng)螺旋輪6旋轉加速、集能,按預先設定的螺旋角加速,形成具有相當能量的螺旋氣流上升至三相紊流筒組7中、上部托住并切碎自漿液淋管12淋下的循環(huán)漿液,使三相紊流單元筒中、上部形成強勁的三相紊流,產(chǎn)生大量的細微氣泡和被切成極小顆粒的漿液滴,進行氣、液、固間強傳質(zhì),煙氣中的SO2和塵粒被漿液徹底吸收和化學反應而除去。除去SO2和塵粒的煙氣上升到S形的氣液分離組件10脫水,經(jīng)煙氣排放段11、出氣口14排出殼體15外,部分漿液帶著吸收到的SO2、塵粒下落到漿液池1,成為循環(huán)的漿液,下落時經(jīng)過濕化段4濕化進入的煙氣。如果漿液內(nèi)含固態(tài)物或硫酸鹽過多時可由循環(huán)泵抽出經(jīng)電磁閥排出,脫水、干燥為脫硫副產(chǎn)品。脫硫劑為石灰水或石灰石漿液或其他堿性水溶液。補充的水或脫硫劑可通過補液管19進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志剛;譚國雄,未經(jīng)陳志剛;譚國雄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4136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