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初期雨水分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36383.6 | 申請日: | 2012-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586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胡將軍;范榮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3F1/00 | 分類號: | E03F1/00;E03F5/00;E03F5/04 |
| 代理公司: | 武漢科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溫珊姍;許蓮英 |
| 地址: | 430072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初期 雨水 分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給水排水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初期雨水分流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廢棄物排放量增大,農業化學品使用量增大,面源污染加劇,而農村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未能同步進行,導致農村污染負荷超過環境承納能力,農村環境惡化,限制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要對農村進行環境綜合整治。目前未經改造的舊村污水不經處理隨意排放現象突出,流入農田、水塘或直接滲入地下,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而示范區的生活污水基本上通過引水溝渠進入生態塘、生物濾池等生態處理系統進行自然生態處理,這樣就削減了農村污染物排放,改善了村落生態環境,從而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
但是在雨季時,雨水也會隨著引水溝渠大量進入生態處理系統,使得進水量大大超過生態處理系統的水力負荷,造成生態系統紊亂,并可能將處理塘里大量未及處理的污水直接沖入蓄水回用塘或清水塘,造成蓄水回用塘水質標準不能達到回用標準或清水塘污染。所以,我們要通過裝置避免大量雨水進入生態處理系統。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雨水中初期雨水的污染威脅,它淋洗了很多大氣污染物,且由于地表徑流的沖刷作用,初期雨水還沖洗了受雨面的灰塵及其他污染雜物,這部分雨水就必須進入到污水處理系統中進行處理。
現有大部分初雨分流裝置存在以下不足的地方,一是需要電氣控制或者其他動力設備,這一點在農村環境下所建的生態處理系統中不適用;二是裝置制作工藝復雜,量產化困難,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初期雨水分流裝置,不需要任何電氣控制或其他動力設備,而且制作工藝簡單、易量產、成本低。
本實用新型一種初期雨水分流裝置,包括:引水溝渠、溢流溝渠、溢流口、進水蓋口和阻水墻,所述進水蓋口與引水溝渠的一端連通,所述溢流溝渠通過溢流口與引水溝渠的中部連通,所述溢流溝渠底面和進水蓋口平面均與引水溝渠底面處于同一平面,所述溢流口稍高于此平面3~8厘米;該裝置還包括上擋板、支撐桿、滑桿、浮盤和下擋板,所述支撐桿一端與滑桿相連,另一端固定在阻水墻上,所述上擋板、帶中孔的浮盤、下擋板從上到下依次設置在滑桿上,所述滑桿的直徑小于浮盤中孔直徑,所述浮盤中孔直徑小于上擋板或下擋板的直徑,所述浮盤的直徑大于進水蓋口的直徑;所述上擋板的位置略高于進水蓋口。
所述浮盤為凸狀空心圓盤。
本實用新型初期雨水分流裝置是這樣實現的:在雨天進水量突然增大時,進水導致處理塘11水面達到進水蓋口4高度后,浮盤9隨水面沿滑桿7上浮至進水蓋口4,浮盤9邊緣與進水蓋口4邊緣在浮力的作用下貼緊,并且浮盤9中孔也被上擋板5堵住,使進水口關閉,之后雨水會在引水溝渠1聚集,當達到溢水口3高度后,雨水就會源源不斷的通過溢流口3從溢流溝渠2流入蓄水回用塘或清水塘,從而達到初期雨水進塘處理、后期雨水直接排放的目的。在以日常污水量進水且無雨時,其浮盤9處于下擋板10之上,由下擋板10阻擋浮盤9繼續沿滑桿7隨水面下降,在此期間蓋口4一直處于開啟狀態,也就是此階段本裝置處于休眠階段。
本實用新型初期雨水分流裝置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可以廣泛運用于農村生態處理系統(包括生態塘、土地滲濾系統和生物濾池等)及其他污水處理設施,使之在雨期截留并處理污染嚴重的初期雨水而直接排放較為干凈的后期雨水;不需要任何電氣控制或其他動力設備,而且制作工藝簡單、易量產、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初期雨水分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向剖視圖;
圖3是圖1的B-B向剖視圖。
其中,1為引水溝渠,2為溢流溝渠,3為溢水口,4為進水蓋口,5為上擋板,6為支撐桿,7為滑桿,8為阻水墻,9為浮盤,10為下擋板,11為處理塘。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如圖1-3所示,現有處理塘11岸邊設置有引水溝渠1、溢流溝渠2、溢流口3、進水蓋口4和阻水墻8,所述進水蓋口4與引水溝渠1的一端連通,所述溢流溝渠2通過溢流口3與引水溝渠1的中部連通,所述溢流溝渠2底面和進水蓋口4平面均與引水溝渠1底面處于同一平面,所述溢流口3稍高于此平面3~8厘米。所述阻水墻8可以防止進水跳過進水蓋口直接進入處理塘11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大學,未經武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3638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保溫型金屬實木復合斷橋型材
- 下一篇:自動磨光機的磨光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