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側向光源的背光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35977.5 | 申請日: | 2012-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750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智能 | 申請(專利權)人: | 威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8/00 | 分類號: | F21S8/00;F21V13/02;F21V7/22;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揮;常大軍 |
| 地址: | 阿皮亞薩摩亞威亞街樂山納樂樂康*** | 國省代碼: | 薩摩亞;W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側向 光源 背光 模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涉及一種背光模塊,特別涉及一種將發光二極管為光源擺在單一側邊來入射導光板的側向光源的背光模塊。
背景技術
近年來,傳統的陰極射線管顯示器(即俗稱的CRT顯示器)已漸漸地被液晶顯示器所取代,主要原因在于液晶顯示器所釋放出的輻射量遠遠小于CRT顯示器;此外,液晶顯示器在這幾年的制造成本已有顯著地降低,這也是液晶顯示器逐漸成為電子產品市場的主流原因之一。
然而,液晶顯示器基本上又可區分為液晶面板及背光模塊兩個部分,而背光模塊通常會按照屏幕的大小尺寸而分別使用直下式背光模塊或側向光源的背光模塊。而所謂的側向光源的背光模塊,即是一種將光源擺設在單一側邊入射導光板的背光模塊的結構設計,擁有輕量、薄型、窄框化、低耗電的特色,該側向光源的背光模塊為手機、個人數位助理(PDA)或筆記型計算機較常使用的光源結構設計。
首先,請參閱圖1與圖2,為現有技術的剖視與放大示意圖。圖中所示為一側向光源的背光模塊10,包括有一導光板50(Light?Guide?Plate)、一設于該導光板50背面的反射片40(Reflector)、一設于該導光板50前面的擴散片60(Diffuser?Plate)、至少一設于該擴散片60前面的增亮膜70(Brightness?Enhancement?Film)、多個相對于該導光板50側面設置且其光源以直接射入該導光板50側面的發光二極管30(Light?Emitting?Diode,LED),以及一遮蔽該發光二極管30邊光與燈位光的遮光片20(Curtain?Tape);其中,該反射片40如圖2所示,在目前的現有技術中,一般均會在該反射片40上設有一平面的反射層41,但由于其反射率偏低,且自該導光板50透出的大部分光線,均僅會在該導光板50與平面的該反射層41之間行進折射與游走而造成損耗,并無法確實地進入該導光板中被有效地再利用。為此,業者為了解決該現有技術的問題,提出了以下二個方法:一、增加該發光二極管30的數量;二、提高該發光二極管30的亮度。但由于以增加該發光二極管30的數量來實施時,必將提高生產成本,同時也會增加產品的耗電量與降低產品使用壽命,實不符節能的需求;而若為了滿足顯示器亮度需求而以提高該發光二極管30的亮度來實施時,同樣也會造成上述生產成本提高、耗電量增加與降低產品使用壽命的問題,也不符當前節能需求。
另一現有技術如TW專利公告第I360689號的「導光板及背光模塊」;由該現有技術的專利說明書及其所附的附圖可知,該現有技術在實施上仍具有下述兩大缺陷,那就是一、由于該現有技術的光線自離開光源至入射導光板后,幾乎所有的光線都會立即通過其所設罝的反射面(V型微結構)而直接將光線正向導出,因此位于該光源另一端的導光板末端光線將難以到達而有亮度變低的問題發生,故必須提高該光源的整體亮度,此將造成產品耗電量增加的問題,也將造成該光源使用壽命減短的問題;二、此外,我們可由該現有技術的各實施例附圖中可清楚看出,由于該現有技術所述導光板的形狀設計相當復雜,故當其在實際的生產制造過程中,產品的不良率將會因此大幅提高,因而導致生產成本增加的嚴重問題發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所述側向光源的背光模塊在不增加發光二極管數量與不提高該發光二極管亮度的前提下,可將導光板所透出的光線有效地正向導入該導光板以提高光源的利用率,進而提升該側向光源的背光模塊的正面亮度,以達降低能源消耗的節能功效。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側向光源的背光模塊,所述側向光源的背光模塊包括有一導光板50、一設于該導光板50背面的反射片40、一設于該導光板50前面的擴散片60、至少一設于該擴散片60前面的增亮膜70、多個相對于該導光板50側面設置且其光源以直接射入該導光板50側面的發光二極管30,以及一遮蔽該發光二極管30的遮光片20,其特征在于,
位于該反射片40與該導光板50之間的該反射片40上,設有多個沿該反射片40直線排列且將該發光二極管30光線反射回該導光板50的光線導正結構400。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的側向光源的背光模塊,其中所述光線導正結構400為透光且介于該反射片40與該光線導正結構400之間具有一反射層41。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的側向光源的背光模塊,其中所述反射層41為可反射光線的鍍膜層或金屬層。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的側向光源的背光模塊,其中所述光線導正結構400表面具有一反射層40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威皇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威皇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3597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實現雙號自動漫游的方法、系統和裝置
- 下一篇:多屏顯示系統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