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槽鋼焊接框架底盤的鍋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34838.0 | 申請日: | 2012-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477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劉素宣;張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太湖鍋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2B37/24 | 分類號: | F22B37/24;F24H9/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譚新民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槽鋼 焊接 框架 底盤 鍋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鋼架鍋爐結構,具體是指帶槽鋼焊接框架底盤的鍋爐。
背景技術
鍋爐底座常見的設計結構形式主要由左右支座和中支座組成,常用的制作方法是用鋼板拼焊而成,該底座具有制作工期長、結構相對繁瑣、耗材高、焊接變形大等缺點,并且生產效率及其低下,且外觀非常難看。
實用新型內容
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槽鋼焊接框架底盤的鍋爐,其結構簡單,施工效率高,節約成本,同時能降低勞動強度、保證產品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實現方案如下:帶槽鋼焊接框架底盤的鍋爐,包括焊接在鍋爐外壁上述的支架座,以及與支架座連接的槽鋼焊接框架底盤,上述槽鋼焊接框架底盤主要由四節槽鋼依次首尾相連構成,槽鋼焊接框架底盤中的槽鋼通過連接螺桿與支架座連接,其中連接螺桿貫穿于該槽鋼、且槽鋼底面與連接螺桿的軸線平行。
所述槽鋼焊接框架底盤還連接有列管支撐槽鋼,所述列管支撐槽鋼遠離槽鋼焊接框架底盤的一端與鍋爐的鍋爐列管連接。
所述鍋爐包括上鍋筒和下鍋筒,下鍋筒與支架座連接。
所述鍋爐列管設置在上鍋筒和下鍋筒之間。
所述槽鋼焊接框架底盤中的槽鋼采用14號以上的槽鋼,其14號槽鋼的參數值為:高度140mm、腿寬58mm、腰厚6.0mm。
對于以往的鍋爐底座,采用鋼板拼焊,這種結構生產費時費力,且成本投入大,且容易發生焊接變形。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槽鋼直接替換原有的鋼板拼接結構,這樣不需要過多的焊接處理,即可實現成形。
本實用新型采用槽鋼焊接后的成型框架作為底盤,將鍋爐通過支架座連接在槽鋼焊接框架底盤上,使得鍋爐與槽鋼焊接框架底盤成為一體結構。為了方便安裝和檢修,槽鋼焊接框架底盤與支架座的連接方式采用螺桿的連接方式。可方便拆除和安裝。不進行焊接生產,以防止變形。另外,本實用新型采用列管支撐槽鋼來支持鍋爐列管,而以往的鍋爐列管支撐結構采用鋼板焊接支撐框,使得支撐框來支持鍋爐列管,這種結構采用焊接處理,若焊接的處理不好,則會使得鍋爐列管與支持框之間存在高度差,而需要重新焊接處理,且處理方法費事費力。及其浪費成本,而采用本案中的槽鋼支持方法,只需按照設置的高度,截取槽鋼的長度即可。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⑴、生產效率提高60%以上;⑵、原材料僅為原結構的1/5;⑶、大幅度降低成本:焊材成本、勞動力成本、能源成本等等;⑷、降低勞動強度;⑸、保證產品質量、能有效的防止因焊接而引發的變形、虛焊等缺陷;⑹、改進后的新結構,外包裝骨架直接與底盤相連,有效改善產品外觀。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零部件名稱:1、槽鋼焊接框架底盤;2、連接螺桿;3、支架座;4、鍋爐列管;5、列管支撐槽鋼。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如圖1、2所示。?
帶槽鋼焊接框架底盤的鍋爐,包括焊接在鍋爐外壁上述的支架座2,以及與支架座連接的槽鋼焊接框架底盤1,上述槽鋼焊接框架底盤主要由四節槽鋼依次首尾相連構成,槽鋼焊接框架底盤1中的槽鋼通過連接螺桿2與支架座連接,其中連接螺桿2貫穿于該槽鋼、且槽鋼底面與連接螺桿2的軸線平行。
所述槽鋼焊接框架底盤1還連接有列管支撐槽鋼5,所述列管支撐槽鋼5遠離槽鋼焊接框架底盤1的一端與鍋爐的鍋爐列管4連接。
所述鍋爐包括上鍋筒和下鍋筒,下鍋筒與支架座(2)連接。
所述鍋爐列管4設置在上鍋筒和下鍋筒之間。
所述槽鋼焊接框架底盤1中的槽鋼采用14號以上的槽鋼,其14號槽鋼的參數值為:高度140mm、腿寬58mm、腰厚6.0mm。
對于以往的鍋爐底座,采用鋼板拼焊,這種結構生產費時費力,且成本投入大,且容易發生焊接變形。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槽鋼直接替換原有的鋼板拼接結構,這樣不需要過多的焊接處理,即可實現成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太湖鍋爐有限公司,未經四川太湖鍋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3483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