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改進型氣管插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32578.3 | 申請日: | 2012-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773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培宗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16/04 | 分類號: | A61M16/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天河廬陽專利事務所 44244 | 代理人: | 胡濟元 |
| 地址: | 510405***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進型 氣管 插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以氣體處理法影響病人呼吸系統的器械,具體涉及一種氣管用插管。?
背景技術
臨床上常用的氣管插管主要由一通氣軟管、設在靠近通氣軟管尖部的球形氣囊以及與球形氣囊連通的充氣管組成,如公開號為CN?1250387A的發明專利申請。使用時將球形氣囊充滿空氣,利用球形氣囊將患者的氣管和雙肺密封,實現人工給氧呼吸或者機械通氣。?
普通型氣管插管由普通聚乙烯材料制作而成,手感柔軟,成本低廉,應用頗廣。在臨床應用過程中,因其材質柔軟很容易折彎而導致患者通氣不足、氣道壓力升高、急性壓力性肺損傷等情況,嚴重限制了它在某些手術中的應用,如耳鼻喉科、脊柱科手術、婦科腹腔鏡手術。?
授權公告號為CN?201248945Y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加強型氣管插管,該氣管插管的特征是在公開號為CN?1250387A的發明專利申請所述方案的管壁內增設了金屬絲螺旋彈簧,以加強管子的剛度,解決管子過于柔軟所存在的缺陷。但是,上述實用新型方案中的金屬絲螺旋彈簧由管接頭一直延伸至氣囊的最前端(其附圖可能是由于氣囊的存左,氣囊的金屬絲螺旋彈簧未顯示出來),以至進入患者口腔直至聲門以下的部分的管子都過硬,極易造成患者氣道和肺組織壓力性損傷,增加了術后氣道管理難度,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且可能面臨生命危險。?
發明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改進型氣管插管,該氣管插管進入聲門內部分柔軟,而在聲門外的部分則具有一定剛度,可顯著提高手術的安全性。?
本發明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改進型氣管插管,它包括一通氣軟管,該通氣軟管前部的外壁上設有一球形氣囊,后端設有一與呼吸機或麻醉機連接的管接頭,管壁內設有金屬絲螺旋彈簧,其中所述的球形氣囊由一充氣管與充氣接口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屬絲螺旋彈簧由所述管接頭的根部沿通氣軟管的管壁內延伸至距通氣軟管的前端6~8cm。?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改進型氣管插管,其中所述的通氣軟管的前端為一不完全的斜面,該斜面遠端的管壁向中心逐漸變窄形成一彎曲的自由端。所述的彎曲的自由端受到沖擊時便屈服而彎曲,因此在插管時不會損傷患者的氣道。?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改進型氣管插管,其中所述的不完全的斜面后部的通氣軟管的兩側相對設有與通氣軟管連通的通孔。所述的通孔可在通氣軟管內主氣道閉塞的情況下提供左右通道,進一步提高手術的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改進型氣管插管,由于其中的金屬絲螺旋彈簧由所述管接頭的根部沿通氣軟管的管壁內延伸至距通氣軟管的前端6~8cm,因此,進入患者聲門內的氣管插管部分保持了普通型導管的柔軟性,而在患者聲門外的氣管插管部分則加強型導管的剛性,其安全性和手術操作的便利性十分顯著。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改進型氣管插管用于小兒氣管插管全麻的意義更大,可以保護小兒聲門、氣道、肺組織不易損傷,有利于其術后麻醉蘇醒及拔除氣管插管,更能保障其生命安全。?
附圖說明
圖1、圖2和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改進型氣管插管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1為主視圖,圖2為右視圖,圖3為圖案的A—A剖視放大圖(截斷)。?
圖4為圖1、圖2和圖3所示實施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通氣軟管1為采用聚乙烯制作軟管,其左下方的前端為一不完全的斜面2,該斜面2遠端的管壁向中心逐漸變窄形成一彎曲的自由端3;不完全的斜面2后部的通氣軟管1的兩側相對設有與通氣軟管1連通的通孔4;通氣軟管1前部的外壁上設有一球形氣囊5,該球形氣囊5由一充氣管6與充氣接口7連接;通氣軟管1的后端設有一與呼吸機或麻醉機連接的管接頭8;通氣軟管1的管壁內設有金屬絲螺旋彈簧9,該金屬絲螺旋彈簧9由所述管接頭8的根部沿通氣軟管1的管壁內延伸至距通氣軟管1的前端7cm。?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通氣軟管1的管壁內設有金屬絲螺旋彈簧8,雖然在制作上具有一定的難度,但現有技術已提供了具體生產工藝,具體實施可參照申請號為200610017554.8的專利申請所述的方案實施。?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改進型氣管插管的使用方法如下所述:?
全身麻醉誘導后,給予患者面罩吸氧去氮3-5分鐘后應用喉鏡等插管器材充分暴露聲門,將通氣軟管1經口腔或者鼻腔插入患者的氣道,并具有彎曲的自由端3的前端聲門的下部。此時注意,不要讓管壁內設有金屬絲螺旋彈簧9的部分越過聲門,插入深度(以上門牙為準)成人約為20-23厘米,小兒或者兒童為1/2年齡+12厘米,通過管接管8連接麻醉機或者呼吸機的螺紋管通氣;然?后聽診雙肺、觀察胸廓起伏和(或)呼氣末二氧化碳波形,確定通氣軟管1的前端位置是否合適;當通氣軟管1的前端位置合適時,通過充氣囊5充入5-10毫升空氣,將麻醉機轉為機控模式,或者調節呼吸機模式等參數,同時調整氧流量、潮氣量、呼吸頻率和吸入麻醉藥濃度或者呼吸模式,放置牙墊后膠布固定,用螺紋管固定架固定螺紋管,觀察各種通氣指標是否正常。術中術后或者治療過程中需要吸引口腔或氣道內分泌物則需要斷開銜接管部分,插入吸痰管充分吸引后繼續連接,但一次吸引時間以不超過10秒鐘為宜。術畢待患者恢復自主呼吸、意識清楚、咽喉保護性反射,肌張力恢復完全,可以拔除氣管插管,面罩吸氧,觀察患者血壓、心率、呼吸幅度與頻率等是否在正常范圍,是否存在聲門水腫等問題而影響患者呼吸,進一步導致缺氧、二氧化碳蓄積等情況發生,保證患者吸空氣時血氧飽和度能維持在90%以上,繼續觀察15-30分鐘,若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即可送返病房,繼續24小時監護、鼻導管吸氧等治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未經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3257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水銀無害化負壓收集器
- 下一篇:膨化食品壓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