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動助力爬樓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29062.3 | 申請日: | 2012-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417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董宜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董宜銘 |
| 主分類號: | B62B1/02 | 分類號: | B62B1/02;B62B5/02;B62B5/04 |
| 代理公司: | 濟南日新專利代理事務所 37224 | 代理人: | 王書剛 |
| 地址: | 250002 山東省濟南市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 助力 爬樓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攜帶重物爬樓的助力工具,具體是一種電動助力爬樓車,屬于人工操作電動助力爬樓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攜帶物品爬上沒有電梯的多層樓是一件很費力的事情,尤其對于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疾人和虛弱的病人更是如此,目前文獻記載有多種上下樓的輔助交通工具,既有電動的,也有助力的,這些貨物也可用于搬運貨物上下樓。
中國專利文獻CN101670846公開了一種?《電動智能爬樓車》,具有人工智能,可載物或載人自動跟隨主人行走,靈活的左右轉和上下樓梯,并可執行主人發出的命令,可發聲提醒主人,也可定時提醒主人,還可充當錄音機、留言機和看家狗。?CN201158396公開了一種《電動爬樓車》,包括車體、手把、踏板、輪子,車體上有手把、手把下車體后面有踏板、車體下部有輪子,電路部分位于車的內部,開關切換,電池給電動機供電或電動機轉動通過開關和二極管給電池充電。CN101919769A公開了一種《輪椅式爬樓車》,由座椅部分、車前部分和車后部分連接構成;坐椅部分包括相互連接的坐椅、減震器、速度調節把手和前進后退開關;車前部分包括相互連接的前車輪、車前架、方向盤轉向機構、腳踏板、電動機甲、電動機乙、蝸輪機構甲、蝸輪機構乙、鋰電池、滑道機構、橡膠緩沖保護輪、傾角控制機構和離合器開關;車后部分包括相互連接的車后架、后車輪機構、鏈條、后輪防護罩、防護罩連桿和離合器。CN201646781U公開了一種《多功能爬樓車》,包括車框架、行走輪和行李座,所述行李座一端通過銷桿與車框架底部連接,并可自由翻轉,所述行走輪為三臂組合輪,所述三壁組合輪包括中心軸、三個滾輪以及與中心軸和滾輪相連接呈120°夾角平均分布的三個臂架。CN201538343U公開了一種《爬樓車用安全助力裝置》,主要由驅動裝置、與驅動裝置相聯的驅動軸、伸縮桿、皮帶、架體、支架、主動輪、被動輪、輔助輪等件組成,通過伸縮桿的工作使架體整體與階梯斜面、坡路面支撐,并保證車體相對水平,由于自身有驅動所以有助力功能。
上述各種爬樓車均存在者結構復雜、自身重量大、成本高、操作不便、不易于推廣的不足之處。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爬樓器具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電動助力爬樓車。
本實用新型的電動助力爬樓車,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該電動助力爬樓車,包括車架、承重輪、驅動輪和電機,車架上設置有載物臺,電機安裝在車架的底部,電機的轉軸上安裝有驅動輪和承重輪,驅動輪為偏心輪。
電機的轉軸上設置有剎車裝置。在緊急情況下可使整個爬樓車停止運行,防止意外發生。
車架與電機的轉軸之間設置棘輪機構,以防止在運行時車架向前傾翻,保證安全。
車架上設有活動安裝的緩沖輪,以增加下樓時的舒適性。
上樓時,人工推拉車架,啟動電機帶動驅動輪轉動,通過驅動輪的偏心作用抬升車架,使車架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向上爬行。下樓時停用電機,人工緩慢下推車架即可。
本實用新型通過電機帶動偏心輪運轉實現上樓,結構簡單、成本低,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電動助力爬樓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沿A_A線的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防止前傾失控的棘輪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電動助力爬樓車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其中:1、電機,2、驅動輪,3、承重輪,4、控制開關,5、閘把,6、蓄電池,7、車架,8、載物臺,9、棘輪機構,10、棘輪,11、棘爪,12、緩沖輪。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電動助力爬樓車,如圖1和圖所示,主要由車架7、兩個承重輪3、兩個驅動輪2、直流電機1組成。車架7上設置有載物臺8,載物臺8可以物品,也可以坐人,車架7用強度高、重量輕的金屬管焊接而成。電機1安裝在車架7的底部,選用低轉速、大扭矩的直流電機,電機1與放置在車架7上的蓄電池6電連接,蓄電池6為電機1供電,可在車架7的上部設置控制開關4,通過控制開關4控制電機1的啟動。為了使整個爬樓車要運行平穩,電機1的轉軸兩端均伸出電機1的殼體,電機1轉軸的兩側由里向外依次均安裝有驅動輪2和承重輪3,其中兩個承重輪3位于車架7的外側。驅動輪2為一個偏心輪,其外沿粘接有摩擦力比較大的硬橡膠。承重輪3采用可以減震的充氣膠輪。承重輪3、驅動輪2、電機1三者的外徑的關系要滿足:電機1的殼體外徑<驅動輪2的最小外徑,承重輪3的外徑<驅動輪2的最大外徑,樓梯臺階高度<電機1的殼體外徑<樓梯臺階長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董宜銘,未經董宜銘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2906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