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瀝青保溫連接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21801.4 | 申請日: | 2012-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720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俊杰;胡圖金;羅安旗;紹苗韌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南方路面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C19/08 | 分類號: | E01C19/08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 地址: | 362000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瀝青 保溫 接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瀝青混凝土攪拌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瀝青保溫連接管。
背景技術
隨著道路施工市場的競爭不斷提升,公路、市政等施工單位對瀝青攪拌設備生產過程的靈活控制要求的不斷提高,同時節能、環保日益受到重視,尤其在瀝青攪拌設備上對于瀝青控制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在瀝青輸送過程中對瀝青保溫較為常見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采用電加熱帶加熱、保溫瀝青管路的方法,此種方法耗能高、操作繁瑣,而且結構復雜維修、維修成本高;二是采用蛇形的導熱油管路盤繞瀝青管路的方法,該種加熱保溫效果良好,但該管路消耗多、占地面積大,而且無法高效滿足隨時變化的液態瀝青供給控制方式,無法保證總體設備的工作。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瀝青保溫連接管,包括瀝青管和導熱油管,所述瀝青管通過管路連接件首尾相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瀝青管外設有一套管,瀝青管與管套之間形成用于容納導熱油的油腔,所述套管的兩端分別開有進油口、出油口,相鄰套管上的進油口和出油口通過導熱油管連接,藉由導熱油管將所有油腔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套管的進油口與出油口上設有管接口,導熱油管通過管連接件與管接口密封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瀝青管、套管、導熱油管外設有保溫外封裝置。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瀝青保溫連接管,采用液態瀝青、導熱油雙層管路流向的方式,有效減少連接管路的占地面積;同時藉由導熱油的可靠熱載性能,有效保證瀝青施工的溫度要求,加熱保溫效果良好;同時保證攪拌站的生產連續性,瀝青攪拌設備可以根據需要實時開機生產。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瀝青保溫連接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S的局部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實施例。
參照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瀝青保溫連接管,包括瀝青管1、瀝青管套2、瀝青管連接件3、液態瀝青4、導熱油管5、導熱油管路連接件6、導熱油7;瀝青管1間通過管路連接件3首尾相接,瀝青套管2套設在瀝青管1上與瀝青管1之間形成用于容納導熱油7的油腔10,瀝青套管2兩端分別開有導熱油進口21和導熱油出口22。導熱油管5通過導熱油管路連接件6將相鄰瀝青管套2上的導熱油進口21和導熱油出口22連接,藉由導熱油管5將所有油腔10連通。
參照圖1和圖2所示,具體實施例所述的瀝青保溫連接管的具體工作情況如下:
液態瀝青4填充于瀝青管1內;所述導熱油7填充于瀝青套管2與瀝青管1之間形成的油腔10內;同時對上述瀝青保溫連接管采取相應的保溫、外封措施。
瀝青連接管路工作時:
液態瀝青4藉由連接的瀝青管1輸送;導熱油7采用一進一出的方式輸送:導熱油7由尾端的瀝青套管2的導熱油進口21進入油腔10內,導熱油填充滿油腔10后通過瀝青套管2另一端的導熱油出口22流出,藉由導熱油管5流入下一組瀝青保溫連接管的油腔10中,直至將首端的瀝青保溫連接管的油腔10中填滿導熱油。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局部拆分優化、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南方路面機械有限公司,未經福建南方路面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2180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手控開放式內紅點瞄準器
- 下一篇:智能槍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