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動力頭減震系統以及旋挖鉆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16705.0 | 申請日: | 2012-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886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孫光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中聯重科樁工機械有限公司;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3/02 | 分類號: | E21B3/02;F16F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桑傳標;李翔 |
| 地址: | 20160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動力 減震 系統 以及 鉆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旋挖鉆機的動力頭減震系統,以及包括該動力頭減震系統的旋挖鉆機。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現有技術中的旋挖鉆機包括加壓油缸1和動力頭架2,加壓油缸1的活塞桿與動力頭架2連接,以將加壓油缸1的施加的壓力通過動力頭架2傳遞到動力頭上,再通過動力頭向鉆桿施加向下的壓力。而且在旋挖鉆機工作的過程中,加壓油缸1也會通過動力頭架2受到動力頭的作用力。
而現有技術中的加壓油缸1的活塞桿與動力頭架2通常是剛性連接,因此在此過程中,機器的振動使得加壓油缸1的活塞桿的密封件磨損嚴重,加劇了油缸的漏油,而沖擊載荷會使油缸的端蓋螺栓斷裂,直接導致油缸的報廢。在施工過程中,鉆桿下放時,在鉆桿與動力頭接觸的瞬間以及每節鉆桿完全伸出的瞬間,都會在動力頭上產生一個向下的沖擊載荷;在鉆桿加壓時,來自硬土和巖石的切削反力也會在動力頭上產生一個向上的沖擊載荷。另外,在鉆機工作的過程中產生的機器振動也會傳遞到加壓油缸上。因此,在工作過程中,加壓油缸常常受到這兩種載荷的沖擊,很容易造成密封件和油缸端蓋的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旋挖鉆機的動力頭減震系統,該動力頭減震系統設置在加壓油缸和動力頭架之間。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旋挖鉆機的動力頭減震系統,該旋挖鉆機包括加壓油缸和動力頭架,其中,該動力頭減震系統設置在所述旋挖鉆機的加壓油缸和動力頭架之間。
優選地,該動力頭減震系統包括第一彈性緩沖件和第一壓板,所述第一壓板與所述加壓油缸相連,所述第一彈性緩沖件連接在所述第一壓板與所述動力頭架的一側之間。
優選地,該動力頭減震系統還包括連接架,該連接架與所述加壓油缸之間通過銷軸連接,所述第一壓板與所述連接架連接。
優選地,所述第一彈性緩沖件為橡膠減震器和/或螺旋彈簧和/或碟彈簧和/或板彈簧和/或空氣彈簧和/或液壓減震器。
優選地,所述連接架與所述第一壓板之間固定地連接,所述第一壓板與所述第一緩沖件之間可拆卸地連接。
優選地,所述動力頭減震系統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動力頭架的另一側的第二壓板和第二彈性緩沖件,所述第二彈性緩沖件連接在所述第二壓板與所述動力頭架的另一側之間。
優選地,所述第二壓板與所述第二彈性緩沖件之間可拆卸地連接。
優選地,所述動力頭減震系統包括連接件,該連接件穿過所述第一壓板、第一彈性緩沖件、動力頭架、第二彈性緩沖件和第二壓板并可拆卸地連接。
優選地,所述第二彈性緩沖件為橡膠減震器和/或螺旋彈簧和/或碟彈簧和/或板彈簧和/或空氣彈簧和/或液壓減震器。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旋挖鉆機,其中,該旋挖鉆機還包括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動力頭減震系統。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該動力頭減震系統設置在加壓油缸和動力頭架之間。該動力頭減震系統不但能夠有效地進行力傳遞,而且能夠減小各種反作用力的沖擊載荷和振動對加壓油缸和/或動力頭架的作用。不但避免了加壓油缸的活塞桿的密封件的磨損,防止油缸漏油,避免了油缸端蓋螺栓斷裂以及油缸報廢。
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現有技術的旋挖鉆機的加壓油缸和動力頭結構的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方式的動力頭減震系統的主視圖;
圖3是如圖2所示的動力頭減震系統的側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加壓油缸????????????????????2動力頭架
3第一彈性緩沖件??????????????4連接架
5第一壓板????????????????????6銷軸
7第二彈性緩沖件??????????????8第二壓板
9連接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
在本實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如“上、下”通常是指如附圖中所示的上方和下方,或者結合說明書和附圖中的具體內容來理解,而不應當脫離本說明書進行解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中聯重科樁工機械有限公司;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中聯重科樁工機械有限公司;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1670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