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康復保健按摩座椅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16566.1 | 申請日: | 2012-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770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文光;程尚義;竇增旖;王蒙喆;吳棟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H39/04 | 分類號: | A61H39/04;A61H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張澤純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康復 保健 按摩 座椅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保健器械,該座椅為基于中醫理論中指壓按摩法關于穴位治療知識的康復保健按摩座椅,尤其能夠緩解久坐引起的頸、肩、腰、腿疾病帶來的不適。?
背景技術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快節奏、高強度的緊張生活使得眾多白領的亞健康狀態日益嚴重。上班族在電腦前工作的時間不斷加長,經常持續幾個小時不改變坐姿,由久坐引起的頸、肩、腰、腿疾病成擴展態勢,大量的年輕白領已經成為新型“白領疾病”的受害者。“白領疾病”發病率高,持續時間長,且目前尚無快速有效的治療方法,給無數人帶來極大的痛苦,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
針對這一現狀,我國目前尚無這方面的專業醫療保健機構來解決這一難題,采用保守的物理療法對于非嚴重性病人和一些慢性病人是較好的治療手段。但是現有的物理治療方法或者價格昂貴或者治療周期太長,不便于推廣普及或者收效甚微,起不到保健治療的效果。?
此外,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后,人們追求品質生活的意識也更加強烈,健康觀念也不斷增強,預防醫學和預防保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醫療重點也從重視病后治療康復逐漸轉向健康時期的疾病預防和保健。鄭州骨科醫院專家介紹,根據人體的生理解剖和生物力學知識,座椅的高矮、軟硬、靠背的角度等因素都直接影響人的腰椎。只有選對了座椅,才能在工作、學習中保護好腰椎,減輕腰椎的負擔,減少腰肌勞損或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生。然而,想要擺脫“白領疾病”,不僅需要選擇合適的座椅,而且最好選擇有康復保健功能的座椅。?
目前,市場上已有的按摩椅由按摩頭、芯片、電機、氣囊、按摩導軌幾大部件組成。均利用機械的滾動力作用和機械力擠壓來進行按摩,即通過芯片來控制按摩導軌的運動,導軌上的相關結構改變按摩頭傳動的方向,通過按摩頭達到擠壓和按摩的效果。這類按摩椅有幾點不足:首先,由于電動按摩椅的按摩只是模仿人“揉”?“捏”等簡單動作,鑒于每個使用者的體質不同,所以電動按摩椅的力道不易控制,力道小時,效果甚微,力道大時則會使肌肉疼痛甚至造成肌肉損傷。因此,現有的按摩椅只能暫時消除疲勞,減輕不適,起到放松作用,很難發揮長效的康復保健作用。其次,這類按摩椅適用范圍較為狹窄,很多人并不適合使用現有的按摩椅,如高血壓患者及骨質疏松癥患者,因為按摩可使人體的血液循環速度加快,容易導致心臟病和高血壓患者發病,而骨質疏松者則由于缺鈣等原因,易導致骨質變脆,按摩力道大了,特別容易引發骨折;再如局部皮膚破損、潰瘍、出血及結核、腫瘤患者或是過饑、過飽、酗酒或過度疲勞的人均不適合使用現有的按摩椅。再次,盡管現階段電動按摩椅是按人體工程學原理設計,集“推”、“拿”、“捏”、“擠壓按摩”和“振動”于一身,通過微電腦芯片控制機械觸頭進行身體按摩,緩解并消除人體頸背腰等部位的肌肉緊張與疲勞,卻無法精準地和人體穴位相結合,收效甚微。最后,現有的按摩椅體積較大,使用時需要較大空間及電力供應,很難在辦公場所普及,故不能及時滿足白領族的迫切需求。?
經過對基于中醫理論的康復型座椅設計相關文獻檢索發現,目前對該原理及其應用報道罕見。按照中醫理論“通則不痛、痛則不通”,通過合適的穴位按摩和刺激可實現病痛的緩解和治愈,而中醫按摩法中最為有效的當屬指壓按摩法。指壓按摩法源于中國流傳千年的穴位療法,它運用手指按壓穴位,疏通經絡,來緩解疲勞,減輕疼痛。最近幾年,也逐漸被西方醫學接受,成為一種獨特的替代療法。指壓按摩法見效快,是最簡單的按摩方法,不會對身體骨骼產生不良影響。準確刺激穴位是按摩的關鍵,根據中醫按摩理論,只要按壓正確穴位,保證力度合適的前提下,即可獲得相應療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目的是彌補現在市場上缺失一款對于人體身體健康有益并具有康復保健作用的座椅。本實用新型通過合理的曲線設計完美貼合使用者的身體曲線,并結合中醫理論中穴位按摩的相關原理,對使用者進行相關穴位的按摩,從而達到康復保健這一功效。?
本實用新型目的主要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
(1)座椅基本結構設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1656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