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成像光學系統鏡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15923.2 | 申請日: | 2012-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617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蔡宗翰;陳緯彧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3/00 | 分類號: | G02B13/00;G02B13/18;G02B13/22;G02B13/06;G02B1/04;G02B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聞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成像 光學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成像光學系統鏡組;特別是關于一種應用于小型化電子產品與其三維(3D)成像應用的成像光學系統鏡組。
背景技術
現行電子產品以輕薄可攜為主要訴求,因此除了低成本的要求以外,應用于各種行動裝置上,如智能型手機、平板電腦、Ultrabook等各種可攜式電子產品所搭載的光學系統的體積尺寸也一再地被要求小型化。如美國專利號US?7,957,076B2所揭示者,習見的光學系統,為降低制造成本,多采兩片式透鏡結構為主,然而因僅具兩片透鏡對像差的補正能力有限,無法滿足較高階的光學系統需求。另一方面,如美國專利號US?8,089,704B2所揭示的四片式透鏡組,則往往由于過多的透鏡數目配置,使得小型化的程度受到限制,且其成本與制造組裝的復雜度也相對較高。此外,如美國專利號US?8,094,231B2所揭示的三片式透鏡組,該設計影像周邊因像散嚴重而產生散焦(Defocus)的問題,其成像能力與品質將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而其透鏡形狀配置,也無法有效壓制后焦距,使該光學系統無法維持緊密的配置。
綜上所述,習用光學系統的成像品質不佳且具有總長度過長的缺點,而不適用于小型化可攜式電子產品。顯見,產業中存在成像品質和系統總長度難以兼顧的問題,因此急需一種成像品質佳且充分利用鏡組空間以達到更緊密的設計,將可適用于輕薄、可攜式電子產品上的成像光學系統鏡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成像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三片具屈折力的透鏡: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鏡,其物側面于近光軸處為凸面;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二透鏡,其物側面于近光軸處為凸面或平面,其像側面于近光軸處為凹面,其物側面及像側面皆為非球面,且其材質為塑膠;及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三透鏡,其物側面于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面于近光軸處為凹面而遠離近光軸處轉為凸面,其物側面及像側面皆為非球面,且其材質為塑膠;其中,該成像光學系統鏡組中所包含具屈折力的透鏡為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其中,該第二透鏡的物側面的曲率半徑為R3,該第二透鏡的像側面的曲率半徑為R4,該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該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滿足下列關系式:0<(R3–R4)/(R3+R4)≦1.0;及0<f3/f2<3.0。
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成像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三片具屈折力的透鏡:一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鏡,其物側面于近光軸處為凸面;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二透鏡,其物側面于近光軸處為凸面或平面,其像側面于近光軸處為凹面,其物側面及像側面皆為非球面,且其材質為塑膠;及一具負屈折力的第三透鏡,其物側面于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面于近光軸處為凹面而遠離近光軸處轉為凸面,其物側面及像側面皆為非球面,且其材質為塑膠;其中,該成像光學系統鏡組中所包含具屈折力的透鏡為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其中,該第二透鏡的物側面的曲率半徑為R3,該第二透鏡的像側面的曲率半徑為R4,該第一透鏡的色散系數為V1,該第二透鏡的色散系數為V2,滿足下列關系式:0<(R3-R4)/(R3+R4)≦1.0;及1.8<(V1+V2)/(V1-V2)<5.0。
上述配置可有效修正系統產生的像散以避免散焦問題,更可有效地壓制系統的后焦距以妥善利用空間,使鏡組更加緊密。
本實用新型成像光學系統鏡組中,該第一透鏡具正屈折力,提供系統主要的屈折力,有助于縮短系統的總長度。當該第二透鏡具負屈折力,有助于對具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鏡所產生的像差做補正。當該第三透鏡具負屈折力時,可使光學系統的主點(Principal?Point)遠離成像面,有利于縮短系統的光學總長度,以維持鏡頭的小型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1592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打糊槍推進桿控制結構
- 下一篇:離心機濾液過濾回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