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鐵芯退火工藝的夾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13285.0 | 申請日: | 2012-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883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23 |
| 發明(設計)人: | 蔣瑞豐;孟麗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瑞翎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1/26 | 分類號: | C21D1/26;C21D9/00;C21D1/30;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196 江蘇省無錫市錫山***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退火 工藝 夾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金屬熱處理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工裝夾具,尤其可以多次重復使用的熱處理工裝夾具。
背景技術
在傳統鐵芯生產工藝中,經過對硅鋼條料的卷繞、夾裝、退火、浸漆、切割、研磨等流程完成整個鐵芯的生產,在這一傳統生產過程中,進入退火爐進行退火去應力前,需要對卷繞的鐵芯進行裝配和固定以達到鐵芯進入退火爐退火,使鐵芯尺寸、外觀形狀得到定型控制。傳統加工工藝中對鐵芯的尺寸、外觀形狀定型控制主要是采用先將多個卷繞好的鐵芯進行疊加、排列,再用打包機將鋼帶捆綁在疊加排列好的鐵芯上,對鐵芯進行打包固定,最后送入退火爐進行退火操作。由于鋼帶捆綁固定鐵芯的操作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經常出現由于鋼帶在退火爐中受熱斷裂的問題,導致鐵芯摔落在退火爐內影響到鐵芯外型尺寸、電性能,從而造成部分鐵芯的報廢,影響產品合格率和制造成本。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操作方便的固定卷繞鐵芯外型、減少鐵芯報廢又能重復使用的工裝夾具。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鐵芯退火工藝的夾具,包括拉緊絲杠、夾板,其特征是:夾板上面沿邊或角貫穿有至少兩個通孔,所述絲杠穿入所述通孔內。
在絲杠上設置用于收緊夾板的螺母。
所述夾板包括第一夾板、第二夾板、第三夾板及第四夾板,所述第一夾板與第四夾板相對布置,并形成第一對夾板;所述第二夾板與第三夾板相對布置,并形成第二對夾板;在每一塊夾板的四個角均設置一個所述通孔,并利用所述絲桿將一對夾板中的兩塊夾板串聯在一起。
一對夾板中的兩塊夾板相互平行,兩對夾板相互垂直,在兩對夾板中形成一個用于放置鐵芯的空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與傳統捆扎工藝相比,可以降低鐵芯退火工藝中由于緊固不牢或捆扎斷裂造成的產品報廢。由于采用耐高溫材料,夾具可以重復使用,降低制造成本。該夾具對鐵芯的夾裝靈活度高,尺寸調整范圍大,退火工序易于模塊化操作,提高工作效率。該夾具可配合機械化自動工裝設備,降低操作人員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鐵芯退火工藝的夾具,包括拉緊絲杠1、夾板,夾板上面沿邊或角貫穿有至少兩個通孔3,所述絲杠1穿入所述通孔3內。在絲杠上設置用于收緊夾板的螺母。
所述夾板2包括第一夾板2、第二夾板4、第三夾板5及第四夾板6,所述第一夾板2與第四夾板5相對布置,并形成第一對夾板;所述第二夾板4與第三夾板6相對布置,并形成第二對夾板;在每一塊夾板的四個角均設置一個所述通孔3,并利用所述絲桿1穿入一對夾板中的兩塊夾板上對應的通孔3,將一對夾板中的兩塊夾板串聯在一起。
一對夾板中的兩塊夾板相互平行或近似相互平行,兩對夾板相互垂直或近似相互垂直,在兩對夾板中形成一個用于放置鐵芯的空間。使用時,將纏繞好等待退火的鐵芯組堆疊于夾具中心的空間內,通過絲桿1連接一對夾板中的兩塊夾板,從相對的兩個方向固定鐵芯,用螺母以相對方向壓緊鐵芯,以替代傳統的捆扎工藝,起到固定鐵芯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通過定制的專用夾具,在鐵芯夾裝過程中的使用,來降低鐵芯生產過程中因退火導致的變形,從而降低報廢的概率,以提高退火效率,降低能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瑞翎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未經無錫瑞翎金屬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1328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