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風吸式自動粉碎混合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10943.0 | 申請日: | 2012-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224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春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春雷 |
| 主分類號: | A23N17/00 | 分類號: | A23N17/00;A23N17/02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冀科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桂芳 |
| 地址: | 063504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風吸式 自動 粉碎 混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加工飼料粉料的風吸式自動粉碎混合機,屬于飼料加工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進步,飼料加工設備更新換代,由人力轉變為機械動力,目前飼料加工已經基本實現了機械化。在眾多的飼料加工設備中,風吸式粉碎混合機是常見的飼料加工機械,在飼料加工中用途廣泛,可以加工多種原料。但是在實際使用中發現,目前很多風吸式粉碎混合機的性能都不理想,其缺點一是粉碎部分的篩板破損大,更換一次篩板僅能加工物料兩噸左右;二是機械的混合攪拌部分的工作效率低、耗電高、余存殘料多。這些缺點增加了成本,給用戶帶來很大經濟負擔。由于風吸式粉碎混合機用途廣泛,因此對其進行改進,以滿足廣大用戶的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使用壽命長、耗電少、效率高、成本低的風吸式自動粉碎混合機。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風吸式自動粉碎混合機,它由粉碎部分和混合部分組成,其改進之處是,它的粉碎部分的風扇葉為4-8個,對稱分布,風扇葉的葉片寬度為80-150mm,風扇葉的葉片頂部彎折,彎折部分與葉面垂直,彎折部分的長度為10-50mm。
上述風吸式自動粉碎混合機,所述粉碎部分的篩板由兩部分組成,上半部分為襯板,下半部分為篩板,襯板為4-5mm厚的鋼板,篩板為大半圓形,襯板與篩板緊密連接。
上述風吸式自動粉碎混合機,所述混合部分包括攪拌電機、中心軸、中心筒、螺旋葉片、錐形外筒,中心軸為立軸,攪拌電機與中心軸連接,螺旋葉片安裝在中心軸上,中心筒套裝在螺旋葉片外,中心筒的上端低于螺旋葉片的頂部,錐形外筒套在中心筒外部,錐形外筒內壁與中心筒外壁之間有空腔,中心筒的下端與錐形外筒的底部之間有間隙。錐形外筒的底部有放料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的風扇葉片采用彎折頂部,可以將甩出的硬質物料往回拉,來緩解氣流和物料對篩板的沖擊力,起到緩沖作用,從而延長了篩板的使用壽命;篩板上半部分采用襯板加厚,這樣更進一步增強了篩板的使用壽命,經如此改進后,使用一塊篩板就能加工出180噸玉米,使篩板的使用壽命是同類產品的近百倍之多。
2、本實用新型采用螺旋推進循環混合,物料推向由螺旋葉片帶到中心筒頂部,由中心筒頂部向四面翻落,翻落物料到錐形體的底部時,重新被螺旋葉片帶入中心筒向上,到達中心筒頂部再翻落下來,這樣循環往復不間斷翻落,幾分鐘物料即攪拌均勻。
3、本實用新型的耗電少、殘存料少、效率高,比同類產品節省電能一半以上,余存殘料是其它同類產品的十分之一。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粉碎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A-A剖視圖;
圖4是風扇葉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的側視圖。
圖中標記如下:攪拌電機1、中心軸2、中心筒3、螺旋葉片4、錐形外筒5、風扇葉6、篩板7、錘片8、風機9、粉碎電機10、下料倉11、襯板12。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由粉碎部分和混合部分組成。
圖中顯示,粉碎機部分由風機1、粉碎電機10組成一體,將風機1安裝在粉碎電機10的輸出軸上,風扇葉為4-8個,對稱分布,風扇葉的葉片寬度為80-150mm,風扇葉的葉片頂部彎折,彎折部分與葉面垂直,彎折部分的長度為10-50mm。風扇葉6的葉片采用彎折頂部,可以將甩出的硬質物料往回拉,來緩解氣流和物料對篩板7的沖擊力,起到緩沖作用,從而延長了篩板7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采用6個風扇葉6。
圖中顯示,粉碎部分的風扇盤上安裝三組或四組錘片8,錘片8對物料進行捶打粉碎。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采用3組錘片8。
在粉碎電機10電機2900轉/分高速運轉的同時,通過雙層吸料管將需要加工的物料(如:玉米、豆粕等)吸入粉碎機,并將物料粉碎,在高壓氣流和錘片8捶打作用下,將小于等于篩板孔徑大小的顆粒透過篩板7,經下料倉11進入混合部分。
圖中顯示,粉碎部分的篩板7由兩部分組成,上半部分為襯板12,下半部分為篩板7,襯板12為4-5mm厚的鋼板,篩板7為大半圓形,襯板與篩板緊密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春雷,未經張春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1094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