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閉環(huán)控制的干涉型光纖加速度計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310618.4 | 申請日: | 2012-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9361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冬云;王明超;舒曉武;劉承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P15/093 | 分類號: | G01P15/093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懷禹 |
| 地址: | 31002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閉環(huán)控制 干涉 光纖 加速度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纖加速度計,尤其是涉及一種閉環(huán)控制的干涉型光纖加速度計。
技術背景
光纖加速度計是一種光-機-電技術一體化的新型慣性系統(tǒng),由于光纖加速度計具有抗電磁干擾,靈敏度高,能在惡劣環(huán)境(高溫,高壓力、高場強、易燃,易爆、強腐蝕等)下工作,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等優(yōu)點,已成為近年研究的熱點。
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對加速度計的靈敏度、頻率響應要求也越來越高。但由于光的頻率一般為1014Hz,光檢測器不能跟蹤這樣高的頻率,所以相位調(diào)制信號不能直接被探測到。一般將相位調(diào)制轉(zhuǎn)換成強度調(diào)制,將相位檢測轉(zhuǎn)換成強度檢測。作為一種慣性系統(tǒng),加速度計常與陀螺一同使用,現(xiàn)有的陀螺信號的調(diào)制與檢測技術較成熟,如能在加速度計的信號調(diào)制與檢測中應用將會帶來較大的優(yōu)勢,但現(xiàn)有的加速度計的結構還不能直接沿用陀螺信號的調(diào)制檢測系統(tǒng)。
發(fā)明內(nèi)容
為了解決技術背景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閉環(huán)控制的干涉型光纖加速度計,使檢測靈敏度提高,也便于陀螺與加速度計共用一套調(diào)制系統(tǒng)。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光從光源輸出,光源的輸出端與第一耦合器的第一輸入端連接,第一耦合器的輸入輸出端與波導耦合器部分的輸入輸出端連接,探測器與第一耦合器的第一輸出端連接;波導耦合器部分的第一輸出端、第二輸入端、第二輸出端和第一輸入端分別與第一隔離器輸入端、第二隔離器輸出端以及光纖柔性盤的第二輸入端、第一輸出端連接;光纖柔性盤的第一輸入端經(jīng)第一光纖環(huán)與第一隔離器的輸出端連接,光纖柔性盤的第二輸出端經(jīng)第二光纖環(huán)與第二隔離器的輸入端連接。
所述的波導耦合器部分包括Y波導、第二耦合器和第三耦合器;?Y波導的第一輸入輸出端與第二耦合器的第一輸入輸出端連接,Y波導的第二輸入輸出端與第三耦合器的第一輸入輸出端連接;
Y波導的輸入輸出端與所述第一耦合器的輸入輸出端連接,第二耦合器的第一輸出端與所述第一隔離器輸入端連接,第二耦合器的第二輸入端與所述第二隔離器輸出端連接,第三耦合器的第二輸出端、第一輸入端分別與所述光纖柔性盤的第二輸入端、第一輸出端連接。
所述的波導耦合器部分采用集成光學芯片;集成光學芯片結構如下:在鈮酸鋰基片上的Y形大分支的兩個分支端分別光刻有第一Y形小分支和第二Y形小分支,Y形大分支的兩個分支端分別作為第一Y形小分支和第二Y形小分支的合束端,?在Y形大分支的兩個分支端的兩側均鍍有電極;Y形大分支的合束端與所述第一耦合器的輸入輸出端連接,第一Y形小分支的兩個分支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隔離器輸入端、第二隔離器輸出端連接,第二Y形小分支的兩個分支端分別與所述光纖柔性盤的第二輸入端、第一輸出端連接。
所述的Y波導輸入輸出端到第二隔離器輸出端的光程L1與Y波導輸入輸出端到光纖柔性盤第一輸出端的光程L2之間的光程差滿足|L1-L2|<20微米。
所述的Y波導輸入輸出端到第二耦合器第二輸入端的光程L3與Y波導輸入輸出端到第三耦合器第一輸入端的光程L4之間的光程差滿足|L3-L4|<20微米。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使光纖加速度計信號的調(diào)制檢測可以借用成熟的干涉式光纖陀螺的閉環(huán)調(diào)制檢測方式,也為陀螺與加速度計共用一套調(diào)制系統(tǒng)提供了可能。閉環(huán)調(diào)制檢測方式抗干擾能力強,穩(wěn)定性高,線性度好,精度與測量值無關,動態(tài)范圍大,這樣使該系統(tǒng)降低了噪聲與飄移,提高精度與穩(wěn)定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采用Y波導、第二耦合器和第三耦合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集成光學芯片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采用集成光學芯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光纖柔性盤表面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光程差匹配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及其調(diào)制系統(tǒng)的示意圖。
圖中:1.光源,2.探測器,3.第一耦合器,4.Y波導,5.第二耦合器,6.第三耦合器,7.第一隔離器,8.第二隔離器,9.第一光纖環(huán),10.第二光纖環(huán),11.光纖柔性盤,12.A/D轉(zhuǎn)換器,13.數(shù)字信號處理單元,14.D/A轉(zhuǎn)換器,15.集成光學芯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jīng)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10618.4/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