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鋼管樁剪力環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07722.8 | 申請日: | 2012-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450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0 |
| 發明(設計)人: | 劉堯慶;沙權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十三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5/38 | 分類號: | E02D5/38 |
| 代理公司: | 大連非凡專利事務所 21220 | 代理人: | 田和穗 |
| 地址: | 11600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鋼管 剪力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凝土施工結構,特別是一種鋼管樁剪力環結構。
背景技術
鋼管混凝土是指在鋼管中填充混凝土而形成的構件,它利用鋼管和混凝土兩種材料在受力過程中相互間的組合作用,從而使混凝土的強度得以提高,韌性性能大為改善;同時,混凝土的存在還可以避免或延緩鋼管發生局部屈曲,可以保證其材料性能的充分發揮。鋼管和混凝土組合成為鋼管混凝土,不僅可以彌補兩種材料各自的缺點,而且能夠充分發揮兩者的優點。為了提高鋼管與混凝土的粘結強度,增強鋼管復合樁的整體性,并提高承載力,使用人員往往會在鋼管內壁上設置鋼帶,以提高混凝土與鋼管壁之間的粘結強度。但是由于鋼帶的兩側邊均為直角,這樣在施工過程中,鉆頭和鋼筋籠都很容易與鋼帶的側邊發生刮蹭,造成鋼帶脫落的情況,同時也有可能對鉆頭和鋼筋籠造成損傷;而且在混凝土灌注的過程中,如果泥漿過稠,泥漿會與剪力環粘在一起,使剪力環與混凝土之間出現夾泥,導致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現在需要一種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新型剪力環結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巧妙,布局合理,可防止鉆頭和鋼筋籠與剪力環刮擦,同時避免剪力環與混凝土間夾泥的鋼管樁剪力環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鋼管樁剪力環結構,包括鋼管樁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管樁1的內壁上設置有呈螺紋狀的圓鋼2,每相鄰的兩排圓鋼2之間的距離L的取值范圍是:30-40厘米,在圓鋼2的軸向兩側與鋼管樁1的內壁之間有焊口坡面3,焊口坡面3與鋼管樁1內壁之間的夾角α的取值范圍是:40-50度。
本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本種結構形式的鋼管樁剪力環結構,其結構簡單,設計巧妙,它針對傳統的剪力環采用鋼帶的方式,鋼帶的側邊容易與鉆頭和鋼筋籠發生刮擦,造成損傷或破壞的情況,同時又考慮到鋼帶與鋼管樁的內壁之間容易夾泥,利用截面為圓形的圓鋼替代鋼帶,并在圓鋼軸向兩側設置了焊口坡面,使剪力環整體結構與鋼管樁內壁之間平滑過渡,在提高混凝土與鋼管樁內壁之間粘結強度的效果上較傳統結構優異。并且這種結構的制作工藝簡單,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說它具備了多種優點,特別適合于在本領域中推廣應用,其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鋼管樁剪力環結構,包括鋼管樁1,在鋼管樁1的內壁上設置有圓鋼2,并且圓鋼2呈螺紋狀,每相鄰的兩排圓鋼2之間的距離L的取值范圍是:30-40厘米,在圓鋼2的軸向兩側面,與鋼管樁1的內壁之間設置有焊口坡面3,這個焊口坡面3與鋼管樁1的內壁之間存在夾角α,其取值范圍是:40-50度。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鋼管樁剪力環結構在工作時:由于圓鋼2的軸向兩側設置有焊口坡面3,因此由圓鋼2與焊口坡面3共同形成一個圓滑過渡的形狀,這樣在鉆頭和鋼筋籠下到鋼管樁1內部時,便不會與圓鋼2和焊口坡面3形成硬性的刮擦情況,同時也可以方式圓鋼2與鋼管樁1的內壁之間夾雜泥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十三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十三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0772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加工磁體的甩帶爐的輥輪結構
- 下一篇:一種帶切割裝置的登山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