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液-液隔離式毛細管粘度計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06400.1 | 申請日: | 2012-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613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萬桂怡;崔建軍;孫曉明;吳明海;劉克敬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1/08 | 分類號: | G01N11/08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楊琪 |
| 地址: | 250014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隔離 毛細管粘度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液隔離式毛細管粘度計。
背景技術
粘度測量在許多工業部門和科學研究領域的重要性是眾所周知的,在石油、化工、醫學等行業應用非常廣泛,例如應用粘度計可以監測合成反應生成物的粘度,自動控制反應終點,某些食品和藥物等的生產過程自動控制,各種石油制品和油漆的品質檢驗等,都需要進行粘度測量,在醫學中測量血液及生物液體的粘度有著很重要的臨床意義。常用的粘度測量有毛細管粘度計(如奧氏粘度計),用毛細管粘度計測量粘度,采用是比較法(分時比較)。用這種方法測量粘度時,每次測量的條件很難保證相同,所以精度比較低,受溫度影響大,操作步驟繁瑣,難于實現自動化。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液-液隔離式毛細管粘度計,本發明采用兩個毛細管串聯中間設置一個液-液隔離器(這是保證同時測量的關鍵)同時測量的方案,很好地解決了測量精度低的問題并可以實現自動在線測量。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液-液隔離式毛細管粘度計,包括樣品瓶、溶劑瓶、液-液隔離器、毛細管Ⅰ、毛細管Ⅱ、氣囊式氣動泵、控制系統、氣動系統,其中,毛細管Ⅰ、液-液隔離器和毛細管Ⅱ依次管路連接,毛細管Ⅰ的另一端與氣囊式氣動泵連接;在液-液隔離器和毛細管Ⅱ連接的管路上設有支路,樣品瓶和溶劑瓶分別與支路管路連接;
所述毛細管Ⅰ、毛細管Ⅱ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個壓差傳感器,壓差傳感器通過放大電路與控制系統電路連接;
所述支路與毛細管Ⅱ之間的管路上設有氣動閥門;
所述毛細管Ⅰ和液-液隔離器之間的管路上設有開關電磁閥;
所述毛細管Ⅱ和氣動閥之間的管路上設有開關電磁閥;
所述液-液隔離器兩端的霍爾傳感器與控制系統電路連接;
所述支路上設有開關電磁閥;
所述樣品瓶與支路連接的管路上設有彈性氣囊式氣動泵,彈性氣囊式氣動泵兩側的管路上各設有一個單向閥;
所述溶劑瓶與支路連接的管路上設有彈性氣囊式氣動泵,彈性氣囊式氣動泵兩側的管路上各設有一個單向閥;
所述氣囊式氣動泵、彈性氣囊式氣動泵均通過換向電磁閥與氣動系統連接;
所述開關電磁閥和換向電磁閥均通過驅動電路與控制系統電路連接。
所述液-液隔離器包括殼體,殼體兩側各設有一霍爾傳感器,霍爾傳感器與控制系統電路連接;殼體的一側設有參比液體進出口,另一側設有樣品液體進出口;殼體內設有柔性隔膜,柔性隔膜中段設有圓片形磁鐵。見圖3。
所述殼體由通過螺栓連接的左右兩部分構成,進一步地,連接處設有密封件。
所述氣囊式氣動泵包括殼體,殼體內形成一個空腔—-儲液腔,空腔內設有氣囊(把氣體和液體隔離開),殼體上端設有充氣口,充氣口與空腔上端連通,殼體的下端設有液體出入口。
所述殼體由通過螺栓連接的上下兩部分構成。
所述彈性氣囊式氣動泵包括殼體,殼體內形成一個空腔——儲液腔,空腔內設有彈性氣囊,殼體上端設有充氣口,充氣口與彈性氣囊連通,殼體的下端設有液體出入口。彈性氣囊式氣動泵與氣囊式氣動泵結構類似,唯一不同之處在于:彈性氣囊式氣動泵的氣囊具有彈性,當氣囊內氣體壓力不大時,可以自行收縮。
所述殼體由通過螺栓連接的上下兩部分構成。
所述支路上還設有注液口,注液口處設有單向閥。
所述控制系統、氣動系統均是現有技術中的常規技術,對所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是容易實現的,本發明對此無改進之處,不再贅述。
工作原理:把兩個毛細管串聯在一起中間設置一個液-液隔離器,使溶劑液體和樣品液體以相同的流速在管路中流動(但不流過壓差傳感器),同時又不能相混。兩個壓差傳感器分別接在兩個毛細管的兩端,當兩種液體流過兩個毛細管時,分別在兩個毛細管兩端產生壓降,由壓差傳感器測量兩個毛細管兩端的壓力差(壓差信號經放大電路放大后送A/D轉換器再送入微處理器中,A/D轉換器、微處理器是控制系統中的常規部件),再依據泊肅葉定律(P=KQη),并根據兩個毛細管中Q(體積流速)相同,可以推得公式:
ηr=(1/K)(P2/P1);
其中:ηr為相對粘度,P1為參比毛細管兩端的壓差,P2為樣品毛細管兩端的壓差,K為毛細管的幾何常數。
微處理器根據公式計算出相對粘度。公式推導如下:
根據泊肅葉定律:(P=KQ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大學,未經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0640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