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后交叉韌帶脛骨止點定位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304814.0 | 申請日: | 2012-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820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華;朱喆;王存平;王本龍;高鴻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建華 |
| 主分類號: | A61B17/17 | 分類號: | A61B17/17;A61B17/90;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7100 山東省棗莊***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交叉 韌帶 脛骨 定位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后交叉韌帶脛骨止點定位器。
背景技術
目前使用的后交叉韌帶脛骨止點定位器包括曲臂,曲臂的上部插接有定位手柄,曲臂的下部穿有斯氏針,由于針端是尖的,斯氏針與定位手柄之間容易打滑錯位,然后鋼絲通過定位手柄穿入后交叉韌帶骨止點處,這種結構曲臂的操作過程中要求清除韌帶殘端、清晰視野,直視下用器械自脛骨后緣導出引導鋼絲,操作費時,相對損傷較大,這種操作難以控制鉆頭鉆入的深度,有鉆頭過深傷及后方血管神經的潛在危險,不能確保脛骨后髁部的操作安全;定位器定位點往往偏高,位于正常止點前上方;術中操作過程完全依靠手術者維持位置,易移動,使用效果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用效果好的后交叉韌帶脛骨止點定位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后交叉韌帶脛骨止點定位器,包括曲臂、粗頭鉆和鋼絲導桿,曲臂上部設計有定位手柄孔,定位手柄孔內穿接有定位手柄,曲臂與定位手柄通過鎖緊螺母固定連接,其特征是:所述曲臂的下部連接有導鉆側塊,曲臂的下端的兩側面設計有燕尾槽凹側,導鉆側塊的一端側面設計有燕尾槽凸側,燕尾槽凸側與燕尾槽凹側相配合,導鉆側塊與曲臂之間通過鎖緊螺母固定連接,導鉆側塊的另一端部開有導孔,導孔內安裝有導向套,導向套與導鉆側塊通過鎖緊螺母固定連接,導向套內裝有尖頭鉆,尖頭鉆與定位手柄的下部相對應。
此結構中,曲臂和定位手柄所在的平面與進鉆方向在水平位上成15°~20。夾角。
此結構中,斯氏針孔內插有斯氏針。
此結構中,定位手柄的下端設計有弧形寬刃。
此結構中,曲臂上設計有減重孔。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效果在于:由于本實用新型的這種結構,膝關節鏡下保留韌帶殘端交叉韌帶重建術,采用膝前內、前外入路,無需去除后交叉韌帶脛骨止點周圍的韌帶殘端,完全保留韌帶殘端外周的滑膜鞘建立脛骨骨道,利于移植腱的愈合,在保留交叉韌帶殘端的同時,不僅準確定位、操作安全,而且明顯簡化手術操作過程,大大縮短手術時間,使用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除粗頭鉆和鋼絲導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粗頭鉆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鋼絲導桿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定位手柄孔;2、定位手柄;3、弧形寬刃;4、斯氏針;5、尖頭鉆;6、鎖緊螺母;7、導向套;8、導孔;9、導鉆側塊;10、燕尾槽凸側;11、燕尾槽凹側;12、斯氏針孔;13、減重孔;14、曲臂;15、粗頭鉆;16、鋼絲導桿。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建華,未經王建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30481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車門滑道輥軋成型機構
- 下一篇:一種拉伸床





